腾讯科技讯3月30日消息,小米科技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在今天上午举行的2014中国(深圳)IT领袖峰会上表示,互联网是赢家通吃的行业,“狭路相逢勇者胜”,竞争异常激烈,因此价格战层出不穷。某些互联网公司不打价格战是因为一开始就是免费。面对市场变化,互联网公司必须足够快,及时对用户需求做出反馈。
他表示,互联网在各个领域里面是竞争最残酷的,在这样的竞争里,要把自己做到极致。传统企业打价格战,互联网从不打价格战,因为他们一上来就免费。小米也是从不打价格战的公司,一上来就只直接卖成本价。
雷军强调,小米手机非常注重四大策略:专注、极致、口碑、快,用互联网思维做手机。
他还表示,倍数成长是互联网公司最基本原则,不仅包括业务成长,也包括对用户服务的反应。整个互联网公司要把用户体验、用户口碑一步一步推到极致,这才是互联网给传统产业带来的最重要的思想。
中国(深圳)IT领袖峰会由深圳市人民政府和数字中国联合会主办,从2009年开始举办,目前已成功举办5届,今年峰会的主题是“IT新价值与产业互联网”。
以下是小米科技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演讲实录:
大家好!我们大家都沉浸在刚才院士精彩的发言里。马云(微博)的评价是单口相声。邬院士举了小米几个例子,我跟大家简单汇报一下小米的情况。不是为了做广告,是因为很多领导不了解小米的进展。小米是一个非常非常新的公司,四年前创办,10来人,7、8条枪,一起跟着小米闹革命。选择做手机,手机的确是一个红海市场,苹果、三星赚了110%的利润,其他企业亏了10%。刚开始面试的google工程师,没有一个加入小米。但是即便如此,我们还是组建了全行业最优秀的团队。他们主要来自摩托、google、微软、金山软件。有几位我特别介绍一下,这8人平均年龄45岁,5个海归、3个土鳖,土洋结合。老年人创业。我们引以为自勉的是任正非42岁创办华为,大家说你们行吗?其实我们跟年轻人一样,刚开始的时候每周工作6天,每天11个小时。我们运气非常非常好的是,我们产品2011年底进入市场,第一年126亿,去年316亿。同比增长150%。马上一季度结束了,一季度和去年同比一样增长150%。如果全年增长150%的话,今年有机会做到800亿。我觉得700亿是比较有把握的。用同样增长方式的话,明年过千亿应该看得见。去年卖了1870万台,今年最少出货4000万台,一季度已经出货1100万台,我预计今年4000万仅仅是及格水平,蛮有机会做到5000、6000万,明年目标在1亿支左右。
小米刚刚进入市场不久,在市场上拥有了非常强的影响力。除了苹果、三星,小米手机影响力最大。小米用户群非常活跃。这里我汇报两点,小米的模式到底是怎么样的。我觉得小米是铁人三项。说简单一点,大家觉得我们是手机公司,其实我们是用什么模式呢?就是我们竭尽全力用最好的用材料做最好的手机硬件,通过互联网方式在安卓基础上做了我们的系统,每周迭代,使小米手机内在体验远远超过同行。最近我们发布了一个小应用,2万多个咖啡厅、餐厅、机场、火车站,那些免费安全的wifi小米能一键接通。这是我们和免费WIFI服务商合作,不需要输帐号、密码,就问你要不要接入,而且安全可靠,极大的提升了用户体验。这样的体验在小米手机最少有1万处优化,当你使用后才会理解为什么这么多用户喜欢小米手机。我们整个小米继承了从设计、研发、供应链管理到市场、渠道、销售、服务全部一体化,用电商模式极大的优化了小米。这样小米接近成本价零售,构建一个移动互联网平台。
第二点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怎么用互联网思想来做手机。互联网思维这个词最近很热门,为什么?这一点我跟大家讲,我参与创办第一家公司是金山软件,1988年创办,互联网在中国热起来是1999年我们是被互联网革命掉的第一代。互联网最先吃掉跟他最近的行业,软件行业。被革命之后,我们开始想互联网到底是什么?其实互联网我们自己也用,但是为什么软件行业受到这么大打击?后来我一步一步理解,互联网其实是全新的方法论。思考问题的方法完全不一样。通过一步一步的思索,包括实践,有一天我觉得他是一整套的东西,假如我们用这套东西做任何一个产品产业,我觉得都能产生核爆炸。所以2010年我用这套方法做手机。很多人这个方法你是做想出来的吗?整个方法做小米之前,已经是成熟的。所以过去10多年互联网企业实践,其实摸索了很多方法。这张图最最核心的是什么?是口碑。我记得80年代的时候,IBM谈用户满意度。90年代微软谈用户体验。其实今天互联网公司全部谈用户口碑。我们认为没有任何一种推广形式比用户口碑更重要。小米手机发布的时候,我同事拿了一个3500万广告预算给我看,我拿起来就把这个预算表撕了,我说我们能不能一分钱不花,我能不能相信用户口碑能让我们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性公司,我们就是用这种方法克制自己推广。小米刚刚成立的一年半里,小米极其低调,不做任何广告,也没有任何PR。甚至没有人知道我们做什么。我们在2010年做系统的时候,第一个版本发出来,只有100个人用。第二个星期有200个人用。第三个星期有400个人用,不到一年时间,全球30万人用。我说不做广告,只有不做广告才能真的测试清楚你的产品有没有足够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