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滚动 >> 正文
惠州仲恺高新区:“云端”崛起中的科技新城
发表时间:2014年3月31日 18:18 来源:科技日报网络版 责任编辑:编 辑:麒麟

创新驱动看广东

惠州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因位于廖仲恺的故乡而得名,是全国最早的88家国家级高新区之一。近年来,仲恺高新区全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坚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先后获得国家火炬计划惠州LED特色产业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移动智能终端产业示范基地等称号。去年6月,惠州仲恺高新区云计算智能终端创新型产业集群从全国74家申报单位、41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培育)单位中脱颖而出,成为国家首批10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单位之一。高新区正成为引领珠三角东部地区创新发展的新高地。

惠州仲恺高新区依托终端产业优势,以三星电子,TCL集团、德赛集团、华阳集团、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为龙头,以发展云计算运用和终端相关产业技术为重点,形成了以平板显示、移动互联网、LED、新能源及云计算应用和智慧装备制造业为主导的“4+2”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目前,惠州仲恺高新区云计算智能终端创新型产业集群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9家、高新技术企业63家,收入超千亿元1家,超百亿元企业3家、超亿元企业55家,全国电子百强企业4家。

2013年,仲恺高新区共实现GDP530.9亿元,比增21.5%;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2556亿元,比增28.1%,工业产值占全区总产值39.2%;“4+2”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总产值2050亿元,比增3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4.8亿元,比增28.1%;税收总计92.3亿元,比增31.8%,其中国税72.5亿元,比增31.8%,地税19.8亿元,比增31.7%。

广东体制机制创新的先行区

2010年,惠州仲恺高新区启动体制机制创新,高新区被惠州市赋予履行市一级经济管理权限和县(区)一级行政管理权限,建立了与高新区建制相匹配的“大部制”运作模式,全面整合资源,服务科技创新。高新区面积扩大到320平方公里,人口数量增加到50万。

在扩区改革之后,仲恺高新区继续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引向纵深领域,进一步完善曲直部门结构和行政运行体制。一方面,进一步理顺区直部门内设机构和职能,以及高新区与各园区、各镇(街道)的职权,完善组织结构和行政运行体制,加大权利下放力度,促进区、园区、镇(街)权、责、利相匹配。另一方面,建立健全科学的财税利益分配机制,将财力向镇(街)、村(居)倾斜,带动居民增收致富。

此外,惠州仲恺高新区还进一步理顺行政审批流程,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和应用,推行“注册易”“网上办事大厅”“并联审批”“重大项目绿色通道办法”等,提高审批效率。2013年,全区共减少审批事项126项,精简率40%,平均压缩时限15天,压缩率55%。网上办事大厅功能不断完善,598项服务事项100%进驻网上大厅,422项实现网上办理,网上办理业务近1万宗。

系列体制改革为仲恺高新区创新型产业集群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使仲恺高新区成为惠州市乃至广东省体制创新的先行区。

惠州产业快速转型升级的引领区

近年来,惠州仲恺高新区突出高端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优势,以“慧云计划”引领产业发展趋势,促进实现“云”与“端”的融合,以云应用服务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以云应用的模式创新提升终端产品的附加值,以云标准的制定突破行业技术的标准限制,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为惠州打造一张新的城市名片。

惠州仲恺高新区自2011年5月率先发布并启动“慧云计划”以来,与微软、太极、曙光信息等10家企业就云计算中心、数据库云、软件服务云、政务云、云设计等项目签订了合作协议,园区企业华阳通用联合TCL集团、德赛集团、九联科技等13家企业,与武汉大学、湖南大学、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等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在广东省率先组建了广东省级云计算应用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

同时,惠州仲恺高新区正式开通政务云、教育云、医疗云“三朵云应用”,并与微软、太极公司合作建设了云计算中心,一期工程已完成,并在园区内部署实施了“教育云”、“医疗云”、“政务云”和“社区服务云”,去年分别在陈江中学、惠环中学、潼侨医院、区行政服务中心进行了试点推广,同时,“云课堂”、“云书包”、“电子教育券”等云产品在云博会上进行了展示。

[1]  [2]  [3]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新科技网络【京ICP备14006744号】
Copyright © 2014 Hnetn.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科技网络
本站郑重声明:本站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