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振认为,面对X86的红海低价、同质化竞争,必须开拓高端领域市场,大力提高4路及以上服务器的销售占比;提高增值服务能力,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及相应技术服务;面向互联网行业,调整运营模式,适应客户深度定制化的需求。加强研发、运营、制造、供货和服务等各个业务环节优化,扩大市场规模。
“X86服务器市场的竞争,逐渐取代了之前的价格战,转而过渡到技术专家级服务能力和创新力的比拼,只有过硬的IT技术服务能力和创新技术才能保障客户的投资,并助力客户赢得未来。”陈驷辉说。
应该说,目前国产的服务器厂商在X86市场上的竞争力正在不断凸显。从全球范围来看,华为是全球服务器增长最快的厂商,Gartner2013年第四季度数据显示,全球服务器出货量前五大厂商中,除了戴尔和IBM之外,本土期出货量均有所增长。而华为表现最为强劲,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87.9%。而在中国市场,国内服务器厂商的出货量首次超越了国外厂商。这意味着中国厂商在服务器系统方面综合竞争力已经初步凸显。
各个厂商角逐“个性化”
未来的服务器市场将是具有独特“个性”厂商的市场。
沙超群认为,未来的服务器市场将是具有独特“个性”厂商的市场,这个“个性”可能是有极强的供应链整合优化成本及快速供应的能力,也可能是有自主研发设计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设计部署的能力。有“个性”的厂商将会有更多的机会来提升市场份额。
应该说甲骨文是率先在服务器市场掀起“个性化”浪潮的代表企业,由其开启的软硬一体机,因为软硬紧密集成、优化带来效率的极大提升,很快在IT业界流行。现在设计、制造一体机已经成为大部分服务器企业的必需。
而自从IBM宣布卖掉X86服务器之后,主打高端市场的IBM开始寻求新的玩法,一方面加大了其智能计算机“沃森”的产业化力度,另一方面,加大了 POWER开放力度,加速在高端、智能计算方向的转型。
徐振认为产业利润在向高端领域转移、向软件和服务转移,这是基本的规律。所以浪潮的路线是“高端化”和“软件及服务化”。在高端业务方面,浪潮有包括四路及以上通用服务器和主机业务,而且浪潮也是目前中国唯一制造出小型机的企业,并且浪潮主机K1已在金融、能源、交通、公安等行业应用,开启了国产主机替代进口的破冰之旅。
陈驷辉坦言,华为最大的竞争力在于底层的核心研发,华为不仅能够自主设计高性能、高可靠、高能效的硬件系统和架构平台,而且在硬盘控制器、NC控制器、BMC、SSD控制器、IO加速卡等关键芯片领域,也具备自主研发实力和BIOS、驱动、OS等代码级调优能力。华为服务器基于底层架构设计和关键芯片的研发,可快速响应客户需求,进行更好的定制。
以高性能计算起家的曙光,现在也加大了在商用市场的拓展力度,两年前正式出台了云计算战略。现已在宜昌、包头、南京、成都等地建成多个云计算中心。在云计算战略稳步推进的同时,曙光又于去年上半年揭晓了“平台一体,智慧应用”的大数据战略,并在多个行业落地了曙光大数据的应用。
应该说目前国内服务器厂商的综合竞争力正在不断提升,但是国外服务器厂商在高端市场正在寻求更多的“颠覆”性的调整,尤其是在智能计算、分析计算等维度正在与中国厂商拉开新的距离,但如果国内服务器厂商不能够在高端市场上有更多“跨越”式的布局,有可能在服务器市场的下一轮竞争中,再次沦为跟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