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省国土GIS云服务中心架构
误区二:“虚拟化安装”论
“虚拟化安装论”对云GIS的理解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这种理解误区认为云GIS很简单,配置个虚拟机并把GIS软件安装到虚拟机中就是云GIS了。这种理解同样是一种误区。
正解:虚拟化确实是云计算中的关键技术,云计算中的计算、存储、网络资源的池化都依赖于虚拟化技术,但虚拟化并不是云计算的全部,单纯的虚拟化也不足以发挥云计算的全部优势,只有发挥出云计算中的动态迁移、资源弹性调配、服务节点热插拔及弹性扩展、分布式存储和分布式计算等优势才能把握到云计算的真谛,挖掘出云计算及云GIS带给我们的价值。
下文以动态迁移和资源弹性调配为例简要阐述。
动态迁移
动态迁移是云计算系统实现绿色节能的关键技术。云计算系统中多台服务器中分别承载着多个虚拟机操作系统,工作日白天时访问压力较大,各服务器可满负载运行;而当晚上访问压力较小服务器负载较低时,可以将某些服务器中的虚拟机迁移到其他服务器,迁移完后将服务器待机以节省能耗。待第二天访问压力上来之后再将虚拟机迁移回来,实现服务器资源的弹性调配使用。
访问压力大时各服务器满负载运行。
访问压力小时将某些服务器上的虚拟机迁移到其他服务器。
资源弹性调配
资源弹性调配常用于同时承担地图数据发布和地图瓦片更新的服务器中。这类服务器中,既需要作为地图瓦片发布服务器,又需要作为数据更新之后的地图切片服务器。地图切片的服务需要耗用大量磁盘读写资源和CPU计算资源,对地图发布服务有很大的影响和冲击,所以在白天地图访问压力和负载较高时,服务器中只运行地图服务发布的服务器,例如可运行10 个发布地图服务的虚拟机,这些虚拟机中运行SuperMap iServer集群以承载地图服务发布任务。在晚上地图访问压力和负载降下来之后,可以关停部分(如关停7个,只保留3个)地图服务发布的虚拟机,同时启动多个切瓦片的虚拟机,来执行地图切片任务。
这类资源弹性调配可以通过云平台中提供的虚拟机开关的API来完成,主要有两类实现思路:一类是使用时间计划,通过设定的时间点来触发虚拟机的切换,例如根据国内业务访问主要集中在早晨8点至晚上22点之间的特点,在晚上22点时关闭部分网络服务的虚拟机,同时启动多个数据处理业务的虚拟机,在早晨8点时将数据处理的虚拟机关闭,启动足够的网络服务虚拟机。
误区三: “一步到位”论
对GIS云的另一类理解误区是“一步到位”论,希望通过购买最好的硬件,最好的中间件和数据库,最好的GIS平台软件和应用软件,一劳永逸地将GIS云建设好。岂不知这种追求恰恰是与云计算的特性背道而驰的。
正解:可动态扩展的特性是云计算最显著的架构优势之一,在GIS云的建设过程中,最好的思路是随着业务的增长动态增加基础设施的投入。
另一方面,云计算没有一种一成不变的软件或系统,云计算的搭建是一个长期的综合过程,需要围绕应用的具体需求来不断磨合,不断优化。在GIS云磨合优化的过程中,GIS平台厂商的技术服务与技术支持实力是确保GIS顺利建成的重要因素。
SuperMap作为中国的GIS平台厂商,平台研发和技术服务的主力都在国内,能够从底层提供更好的技术保障和支持。
SuerMap GIS云部署五步
GIS云的部署实施大体可划分为如图所示的五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