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竞争对手打仗的战事很紧,其实以前我也碰到过打仗的事,但发现自己并不擅长,执行上做得不好,精力上也应付不过来。”另外,陈伟星觉得自己团队的实力还不够强,需要外援。陈伟星通过李治国认识了当时也想做打车软件的吕传伟,在杭州聊过几次后,他觉得吕传伟有海外的经历,在大公司里做过高管,因而由他来做CEO很合适,于是就邀约他一起来做这件事。
一个连续创业者的折腾史
“我想把泛城的事儿继续做好,所以选择不去具体操盘快的。还有一个原因是我还有很多梦想。”陈伟星形容自己“是一个不安稳的人”。他在硅谷见马云之前,因为融资的事已去过一次阿里。据说,那次他是提着一个塑料袋,里面装着一杯豆浆、几个包子,在阿里慢悠悠吃完早餐才开始谈事。
陈伟星戴眼镜,个子瘦高,烟瘾极大。其外貌与P.K.14这支后朋克乐队的主唱杨海崧有几分相似。不清楚他对朋克范儿或美国的“科技嬉皮士”这样的精神符号是否有兴趣,但他一直很喜欢阿尔贝特 施威茨尔在《创业宣言》里一段看似带着几分“朋克”味的话:“我怎会甘于庸碌,打破常规的束缚是我神圣的权利。只要我能做到,就赐予我机会和挑战吧,安稳与舒适并不使我心驰神往。”
陈伟星一直想做能改变行业的产品。“这样的事情我往往比较感兴趣。”他说,自己和团队都比较擅长干创新的事儿。他承认自己的“短板”,事情一旦做出来,公司进入一个平稳期,自己在运营方面的能力“其实蛮弱的”。有VC问过他“是不是缺乏对一件事做深入的能力”。
魔力学堂是改变泛城科技命运的一款产品。魔力学堂上线后,很多来自游戏行业里的人找上门要和他交流的时候,他才发现自己在阴差阳错中进入了游戏行业。因为当时,他想做的是一款针对校园的社交产品,只不过加入了游戏的元素。
此前,无需安装客户端、直接打开网页就能玩的都是诸如连连看这样的小游戏。在魔力学堂推出之前,游戏界还从来没有出现过这样大型的页游:它是首款达到了2.5D(仿3D)游戏画面效果的页游产品,继承了客户端网游的经典设计。陈伟星说,它几乎达到了与客户端网游乱真的程度。
“‘WebGame版哈利 波特’成为玩家们对魔力学堂的一致赞誉,如此迅速的走红堪称同类网游中的奇迹。”有媒体如此评论这款特效运用可与客户端网游相媲美的页游产品。
此外,当时在以奇幻、武侠为主题的游戏界,题材同质化倾向明显,魔力学堂推出后有专业媒体对其述评:“作为一款无端mmorpg作品,魔力学堂第一时间打出‘超Q’概念,成为第一款以Q闻名的无端作品。再加上‘校园主题’的全方位包装,魔力学堂发布伊始就获得了众多学生以及年轻白领的极力拥护。”
“这个行业里的人一时都傻了,页游怎么可以做成这样,并且还有很丰富的画面效果?”陈伟星在那段时间几乎每天都要应对大批前来公司的人。“这其中,我和周鸿祎聊过,也和史玉柱聊过。”在这些人里有想打听这个行业消息的,也有想投、想买下这个公司的人。2008年,魔力学堂上线第一年积累了2000万的用户,“每个月的收入有好几百万元”,陈伟星说。
“我们其实是比较早做web游戏的公司,但后来并没有成为业内第一名。”这里面也有很多原因,他一开始就定位以产品驱动为第一位。“一个公司不能靠概念来做事,我觉得这个行业就是要创造好玩、有趣的产品才能成功,而不是盲目追求快速的扩张。”但VC给出的路径是以管理为首位再去带动产品,陈伟星从心里并不认同这样的方向,而且他觉得团队当时在能力上其实并不强悍。“快速出产品蛮危险的,所以我觉得,不如先从产品着手,速度放慢一点。”
与VC在公司发展路径上虽然有分歧,但陈伟星并没有去针锋相对,“而是照做了”。2010年,当泛城科技拿到浙江两个机构4000万元投资的时候,他们当时的团队只有十几个人,这一年,这个团队立马新加入了300多人。要在短期内找到这些人,且都实力相当,没有水分,让陈伟星觉得有点不太可能。“这些事其实让公司浪费了一些时间,错过了一些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