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圣均表示,降低测量系统的功耗有几大方法。首先,要保持LED脉冲的宽度要尽可能窄,这样就要求LED驱动器在输出大电流的时候能够快速地开关。因为测量的时候有许多LED脉冲,为了降低功耗,这个脉冲要窄,LED的开关要非常顺手。
另外,LED的驱动电流要能够根据需要动态地调整。比如说皮肤比较白的时候就要适当降低LED的驱动电流,当皮肤比较黑的时候,就要适当提高LED驱动电流。手表戴的松和紧对LED驱动电流的要求也不一样,所以还要根据手表戴的松紧程度来相应调整LED的驱动电源。所以电路设计上要有动态调整LED电流的能力。
此外,要尽可能地让处理器处于低功耗的休眠状态,这就和电路设计、算法的设计有很大关系。当开始设计软件算法的时候就要考虑到功耗问题,并且在开发算法的时候要不停地优化算法。如果算法要不停地进行快速处理与转化,可能功耗就没办法降下来。所以,在开始考虑算法的时候,就要想是否要不停地进行快速运算。
TCL通讯科技控股有限公司研发总监孙力
“时尚”是可穿戴设备第一生命力
面对可穿戴设备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研发厂商应该致力于提升设备的哪些属性?4月11日,在由中国电子报社主办的2014可穿戴设备产业链创新论坛上,TCL通讯科技控股有限公司研发总监孙力指出,未来的智能可穿戴技术发展将围绕时尚、交互、情感这三个关键词展开。
纷繁类型对应复杂需求
目前市场上已经推出和正在研发的智能可穿戴设备都有哪些类型呢?据孙力介绍,主要是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附件类设备,为了追求健康、记录生命中点点滴滴的各种设备,运用于运动场合对佩戴者的速度、力度、姿势进行指导的设备,以及专业级的医疗服务设备、军用等特殊场合下用到的设备、纯粹的娱乐和通信类设备等。
如果把可穿戴设备分解开来,里面又有哪些技术需求呢?孙力表示,要做出一款能让消费者基本满意的可穿戴设备,其过程是非常复杂的。具体来看,要有电源,要有数据,要有服务,要有云端的存储,要有生态系统,还要有多媒体相关的内容以及社交应用。
“交互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如果交互不好用,设备很快就会被扔掉。”孙力强调,“还有功耗问题。相对于智能手机几千毫安的电池容量,可穿戴设备电池容量一般只有十几毫安。但我们认为,即便如此,可穿戴设备充一次电也必须坚持一个礼拜。”
再来看看显示器。孙力表示,显示界面一定要有科技感,才能让用户感觉到这是下一代的可穿戴设备,而且最好是适合手上佩戴的。
另外还要有传感器。但是传感器太多会导致功耗过大,所以要加一个特别的处理单元,来控制这些传感器。
还有就是工业设计。国内第一代可穿戴设备的设计,不管是手表还是手环,基本上都带有海外厂商产品的影子在里面。
最后是材料和处理,不舒适显然是很大的问题。比如说佩戴某些产品的时候,夏天出汗时就会非常不舒服,有的还会导致发炎。“这些是绝对不可以接受的!”孙力强调,“穿戴舒适、没有存在感,是用户对可穿戴设备最基本的需求。”
未来发展聚焦三大重点
孙力指出,未来可穿戴式技术的发展有三个关键词。第一个是时尚。不时尚就没人买,功能再多也没用。掏钱之前先看好不好看,这一点用户诉求比买手机还要强烈,因为设备是要戴在身上的。“虽然我不是一个时尚的人,但是我还是有自己的审美的喜好,我觉得可穿戴设备还没有达到我的标准。”孙力表示,“我认为未来的可穿戴技术消费者会更苛刻,所以必须得有非常棒的设计。”
第二个是交互。“我问过一个朋友,你戴的可穿戴手表这么多功能会用哪些?她说我基本上就是把手机放到包里,来了电话、短信,手表会振一下,其他的功能一概不用。”孙力表示,“也就是说,界面和交互还是不够好用。”
第三个是情感。“现在我的抽屉里面摆满了各式可穿戴设备,但是我觉得很少有能够打动我、让我产生共鸣的东西。”孙力强调,“毕竟是戴在身上的东西,必须产生一种情感联接的场景,才能真正地让人接受,变成身体的一部分。”
目前看来,各类可穿戴式设备都已陆续面市,但是又没有一款真正让人感觉到非常震撼的产品出来。孙力表示,通过产业链各环节的努力创新,相信很快会有一些更重量级的拳头产品面世。
赛迪智库电子信息产业研究所所长、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研究所所长安晖
可穿戴设备产业链发展需要体系化推进
4月11日,在由中国电子报社主办的2014可穿戴设备产业链创新论坛上,赛迪智库发布了《中国可穿戴设备产业发展白皮书(2014版)》,赛迪智库电子信息产业研究所所长、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研究所所长安晖指出,可穿戴设备发展涉及整个电子信息产业链,谁能把这几个领域应用好、结合好,谁就能发展得更快。
技术产品应用同步发展
安晖介绍,赛迪智库作为工信部的支撑单位,撰写了中国可穿戴方面的第一个白皮书。白皮书认为,可穿戴设备发展面临4个方面的问题:产品功能成本尚待提升,产品应用服务急需强化,产业链整合能力亟待提高,产业化细分市场有待开发。
安晖表示,展望未来,可穿戴设备的发展表现出技术、产品形态、应用三方面的趋势。第一是技术趋势,包括人机交互系统发展能够持续提升用户的体验,核心传感技术的体验能够提升更多核心的功能,而柔性电子技术,比如说柔性电池、显示等技术,将提升消费者穿戴的舒适性。数据处理系统能够普及用户的使用习惯。
第二是在产品形态上,产品的可穿戴特征,而非可携带特征将会更加显著。同时在外形的设计上,将兼顾时尚性与功能性的发展,定制化的产品、面向移动人群或者是某地区人群的定制化的产品将不断涌现。
第三,在应用服务方面,功能、社交、信息沟通和管理将更加重要。
可穿戴要关注群体差异化需求
可穿戴设备缺乏“杀手级”的设备,应该如何发展?安晖建议,第一是要注重可穿戴设备的功能的复合化。如果产品体积比较大,但是只能实现单一的几项功能,可能很快会被淘汰。特别是随着以后传感器集成技术不断发展,各种传感器的使用,将使得单一功能的可穿戴设备逐步被淘汰。第二是要使可穿戴设备和智能终端形成互动,功能互补。第三是要努力提升可穿戴设备的便捷性,使得消费者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情况下也能方便地使用。
安晖认为:“企业在发展产品的时候要关注用户群体的差异化需求,我们认为有四类需求:健康、安全、运动、社交。对于不同的人群来说,他们对这些需求是不一样的。谁能够把潜在用户群体的差异化需求照顾好,谁就能够把这个领域攻克下来。”
在政府该如何推进可穿戴设备发展的问题上,安晖建议,第一是要加强顶层设计,统筹推动产业生态体系建设;第二是培育差异化细分市场,引导企业满足需求;第三是前瞻布局标准战略,注重创新成果的专利保护。
“我们发现可穿戴设备发展涉及整个电子信息产业链,谁能把这几个领域应用好、结合好,谁就能发展得更快。而未来可穿戴设备的创新发展,必须要攻克一些低功耗的芯片技术等核心技术。只有体系化地推进,才能使得可穿戴设备,乃至可穿戴设备的整个产业得到很快的发展。”他说。
深圳市半导体协会市场分析师周来平
内容服务是可穿戴设备核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