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诱惑、海底捞等企业纷纷对网上销售的“储值卡”进行“打假”,其根本原因是“储值卡”可能存在诸多隐患,容易被不法分子钻空子。
据了解,通常情况下“储值卡”都是实名认证的,也就是办卡时需要消费者提供姓名、联系方式进行登记,据餐企表示,这样做也便于“储值卡”的管理和补办。但也正是这种实名制办理给二次转售带来了隐患,甚至可能被不法分子作为牟利的手段。如麻辣诱惑方面表示,他们推出的“储值卡”需在购卡时一次性开发票,那么网购的“储值卡”就可能无票可开。另外,网上购卡的消费者可能因手持别人登记过的卡无法享受该有的储值权益。最关键的是,“储值卡”有补卡挂失功能,在网上买来的“储值卡”也可能面临丢失后无法补办。如遇到不法分子,售卡后立即进行挂失,那消费者的卡内金额就有可能瞬间消失,而网上的“储值卡”大多是不能退货的。淘宝网方面也表示,这种卡出现了问题,由于取证相对困难面临无法找回,消费者可能陷入两难困境。
对此专家建议,餐饮企业在办理“储值卡”时应做到设置严谨、审查严格。如对开发票、实名认证等进行更科学合理化的设置,不要为盈利随意出售。餐饮企业也有责任帮助消费者明辨真伪,除了在网上发布声明,还应该主动与网购平台进行沟通,从根源上治理,并严格核实持卡消费者的相关信息,实施严格绑定。消费者也要尽量到门店去咨询、购买,不要为图便宜吃亏上当,为自己的消费埋下隐患。
业内人士则表示,网上出现众多销售“储值卡”现象也从侧面反映出餐饮企业对网络渠道还不是很重视,让“李鬼”钻了空子。据了解,麻辣诱惑、海底捞等餐饮企业除了和少量的团购网合作推出代金券业务外,几乎没有建立自己的官方网络旗舰店,才让其他网站、个人占了先机,误导消费者。“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餐饮企业应该重视网络渠道,一方面可以增加销售通路,另一方面也可以设立标准,以正视听。”
北京商报记者 赵中昊/文 楚超/摄
美食专家顾问团
姜俊贤冯恩援邢颖边疆高波许萌赵书王成荣赖阳洪涛罗远琪王美萍孟凡贵苏文洋刘一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