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和微信之间的关系可谓水乳交融,从我接收到的信息来看,甚至不少人将微信公共账号等同于自媒体。虽然这个想法并不完全正确,但是也可以见到微信对自媒体的影响力度。
从我的来看,的确是微信成就了自媒体,或者说,因为微信的横空出世,让自媒体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尤其是公共账号这个极具个性的功能。
不过从目前来看,重度依托微信的自媒体似乎正在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或许,自媒体逐渐踏入了”去微信化”的时代。
内部规则更加严格
今天和一个自媒体人聊天的过程中,无意聊到微信运营,当时他发来微信的一些“新规则”(也许是老规矩,但是我第一次关注,对我来说却是新规)。引起了我的注意:
在微信公共账号行为规范中,刷粉行为、诱导分享行为以及恶意篡改功能行为等规定的亮相看似简单,但是的确抓住了不少自媒体的痛点。至少从我看来,超过50%的自媒体都多少违反了这些规范。
更值得关注的地方在于:根据违规程度对该公众帐号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影响到用户体验、可能给其他运营者、用户及平台造成影响....。.等)。但是评判标准并没有明确定义,这里的意味就更多了。
想起之前一段时间,大批公共账号在短期被封,可以清楚的看到微信方面对于公共账号的控制。
强大的控制力和监管力度,对于重度依托微信的自媒体来说无疑是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很难说下一个被封的是不是你。因此从自媒体的角度,在内容合理合法的情况下,开拓更多的渠道似乎成为一个必然。
其实从目前来看,微信对于公共账号的内容开始进行大力管制是一个很好的时机和现象。毕竟,合理的制度对于市场的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目前自媒体正处于一个火爆的攀升过程,迟早会进入洗牌阶段,微信的制度,对于未来的洗牌行为来说正是夯实的基础。
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地方就是在微信公共账号折叠之后,打开率下降这个不争的事实。冒昧的请正在阅读这篇文章的小伙伴打开自己的微信订阅的公共账号,看看究竟留下了多少未读信息?
更加强劲的外部冲击
针对公共账号的外部冲击主要来自三个层面:四大门户、科技博客和新闻类APP。
首先是四大门户。对于门户来说,本身就有固定的PC和Web用户,当新闻客户端相继上市之后,门户网站对PC端的影响更加深刻。道理其实很简单,微信公共账号发布的内容仅仅针对订阅用户,而四大门户发布的内容,针对的是频道所有用户。
其次是科技博客,无论是虎嗅、36氪,还是钛媒体,pingwest等科技博客,根据不完全统计,这些科技博客日均PV最少都在10万以上。有时候,我们会发现,不少号称微信上传播几万甚至十几万的文章,我们根本从未阅读过。相反,在科技博客中刊出的某篇文章往往会被大家熟知。
还有就是新闻类APP,例如今日头条、扎克和鲜果。作为新闻集成类APP,同公共账号相比在体验方面似乎更加便捷,同时信息量也更加庞大。
另外,门户网站、科技博客和新闻类APP,他们还有一个公共账号不具备的优势就是媒体转载渠道。而这个特点也彻底将微信公共账号的封闭性暴露无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