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智慧城市”、“物联网”等一批概念的兴起,促使诸多传统产业探寻技术变革,在强化自身的同时,不约而同的将视线聚焦于其它新兴行业,通过跨领域应用,谋求更宽广的发展道路。
而“物联网”衍生出的“车联网”概念,为传统汽车产业的求新变革带来了机遇。“车联网”将实现车与车、路、行人及互联网等之间的信息交互,跨领域融合通信、娱乐等功能,使汽车更加智能化、人性化,从而更加符合互联网时代人们的需求。
“车联网”的多领域跨界应用让汽车厂商看到了下一个利益增长点,国际与国内厂商纷纷出招,意图抢先占领此类市场,由此加速了“车联网”的发展模式探索,促进传统汽车产业的转型变革。
国际探索不断,发展趋势明朗
一些国际汽车厂商主动向苹果、谷歌等IT巨头寻求车联网领域合作,将移动互联网的语音技术、云技术引入汽车行业,使车联网的交互更加便捷,功能不断完善。未来智能汽车将成为大数据应用的载体之一,在互联网领域占据重要角色,成为互联网公司争夺的重地。
同时全球4G化浪潮的到来,使高速移动带宽的迅猛增长和资费的下降成为可能,车联网有望实现功能上质的飞跃,4G将推动车联网的进程。
车联网逐渐普及,硬件成本下降。随着移动互联网设备的成熟和发展,车联网硬件从过去1000美元以上已经降到500美元。在互联网厂商介入后,技术的革新将促使相关设备的价格继续快速下降。
与此同时,欧洲、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都已经发布相关政策或法令扶持车联网发展,降低交通事故率,提升交通效率。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局2014年2月3日宣布,将制定措施要求全美新上路的汽车和其他小型车辆安装车对车通信系统,以有效阻止交通事故的发生。俄罗斯颁布相关法令,要求新产汽车内置移动通信设备在交通事故发生时,提供报警服务。
国际车联网的快速发展,推进了相关产业链间的跨领域应用整合进程,为车联网日后的成熟应用推开了一扇崭新的大门。
国内前景看好,仍需借鉴完善
数据显示,我国汽车保有量未来将高达4亿辆,我国重特大城市均已经进入大规模交通拥堵阶段,其余城市也有2/3以上出现高峰拥堵,并将进入严重拥堵。建设车联网,通过信息交互提前预知拥堵情况,合理规划出行路线,可减少90%的交通堵塞,是建设安全中国的重大举措,也是我国建设智慧城市、构建智慧交通的重要内容。
在建设车联网的同时,我国也面临着许多挑战。一是技术挑战,包括智能传感网络、服务技术和主动安全等;二是标准竞争挑战,我国目前还没有物联网、车联网领域的可贡献给国际上的标准;三是互联网思维挑战,在互联网思维中,消费者反客为主,将参与互联网终端的创意和创新设计,做到用户和厂商设计融为一体。
为此,借鉴国际上趋于成熟的车联网应用技术,成为我国移植并培养中国特色“车联网DNA”的必由之路。
经典案例:
宝马X1的诞生是车联网领域的一次创新实践,是汽车行业跨界整合的一项经典案例。
作为一款城市运动车型,宝马X1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车体性能,还包括车主的用户体验等方面,以期满足城市人群的出行、游玩需求。为此X1允许搭载先进的iDrive系统,打破原有的人与车的关系,实现了人、车、手机三者的交互,在实现多领域应用的同时,将车联网的理念最大程度地融入其中,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前卫的出行方式。
有了iDrive后,宝马X1用户可以下载BMW互联应用并连接到BMW上,方便地操作iPhone。如果将来软件更新,增加新的iPhone功能,用户也能够立刻通过BMW互联驾驶,在车内使用这些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