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4月20日,在国务院的明确支持下,经过科研工作者的艰辛努力,连接着数百台主机的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络工程,成功实现了与国际互联网的全功能连接。20年间,中国互联网由呱呱落地成长为翩翩美少年,世人为之注目。到2013年年底,中国网民规模突破6亿,其中手机网民占到80%;国内域名总数达1844万个,网站超过350万家;全球十大互联网企业中中国揽有3席。中国,已经当之无愧地成为互联网大国。
从蹒跚起步到阔步前行,经过20年的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中国社会运行的基本要素和基础支撑,如毛细血管般渗透到国家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深刻改变着经济发展格局和信息传播格局,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并正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给中国社会带来全新气象。
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
“神奇之手”
互联网的推广和普及,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增强了信息和知识要素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提升了土地、生产资料和资金等传统生产要素的使用效能,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互联网深入应用于工业产品研发等一系列环节,通过信息交互和网络协同改变了生产、管理和销售方式,推动了工业转型升级,促进了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互联网在物流、商贸流通、金融行业的应用,促进了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的全面转型。2013年,我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突破10万亿元,信息消费整体规模达到2.2万亿元,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如果说蒸汽机引发了人类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工业革命,那么互联网引发的,则是影响全球经济未来的信息革命。这20年,信息产业与传统产业深刻对话,发挥着刺激传统产业的“鲶鱼效应”。互联网与传统产业,既彼此竞争,又互相融合,在这个反复博弈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传统产业将被“互联网化”,并最终完成整个经济引擎的切换、升级。在过去的10年中,中国的企业是通过互联网上网人数的增长和争夺来获取利润的,一大批公司享受了互联网的“人口红利”,得以飞速发展。电商在图书、3C家电、服装、化妆品等方面对传统零售业产生了巨大影响。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产品,挑战着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底线。OTT业务、数字音乐、智能电视、云阅读等则在不同程度地塑造着传统产业结构,带动传统行业形成“互联网思维”。
社会管理和服务创新的
“催化剂”
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为社会管理与服务方式的转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开创了前所未有的新途径和新思路。互联网的普及不但有助于促进政府信息公开,密切党和政府与群众的沟通反馈,拓宽公众参与渠道,提升社会管理协同效率,提高服务质量,也有助于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有效化解社会矛盾,打造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立源头治理、动态跟踪与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体制。
2003年,由网络舆论点燃的“孙志刚事件”,让收容遣送制度废止,救助管理办法最终出台。在惊觉网络的影响力后,网民热情大涨,网络监督成为一种常规化监督手段。从博客举报山西娄烦溃坝瞒报事件,到论坛发帖披露江西省新余市 “出国考察门”,再到微博曝光“表哥”、揭露“房叔”……中国网民将聊天、娱乐的工具改造成了参与政治的渠道。
面对巨大的网络政治需求,中国政府适时“触网”。1999年1月,“政府上网工程”发起,中国政府信息化建设有了实质性进展。2006年3月,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印发《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同年,“我有问题问总理”上线,“民意直达高层直通车”开设,至今仍是民意汇集之地。当移动互联网成大趋势时,政务微博纷纷开通。据统计,截至2013年,全国政务微博账号数量超过25万个,党政干部微博账号有7万多个;政务微信总数超3000个。随着官民网络互动的频繁,官员认识到互联网对治理国家的重要性。未来互联网作为我国现代化治理的重要形式,在了解社情民意、政府决策等方面作用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