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迪网讯】中国的经济增长目前仍处于“从资源到产品,再到废弃物”的传统模式,尚未形成“从资源到产品,再到资源”的循环经济状态。然而,日益严峻的资源短缺与环境污染双重危机,迫使我们必须考虑资源再利用问题。
“循环经济”这一术语在中国出现于90年代中期,它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当企业为居高不下的IT硬件投入而头疼不已时,当社会为“资源紧张”而话题频出时,当环保人士为“重复利用”而摇旗呐喊时,“循环再制造设备”已隐隐成为企业信息化建设和发展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
IT 建设的资金投入不足,是每个IT 经理非常头痛的问题。大多数情况下,企业IT投入对整个业务的营收和利润的促进作用很难量化。甚至更多情况下,IT投入是当作一个必不可少的负担,是一个只见投入,不见产出的黑洞。
到底多少比例的投入是合理的? 各行各业的情况不同,国际上一些大型公司的IT投入曾经达到过4%营收的比例,成为企业难以承受之重。目前国际上比较认可的比例是IT投入占整个企业营收的2%左右。如果IT支持的投入不到2%的营业收入,而且业务的发展得到充分的支持,则IT部门的工作绩效是出色的。
中国企业的IT投入低于发达国家,大部分都没有达到0.5%, 很少有IT投入达到1%营收的企业。在这个天生不足的IT投入中,又是服务投入最少,软件投入其次,硬件投入相对最大。造成设备的开发利用,运维管理不充分,往往是整个体系的评估和设计不充分,拍拍脑袋就决定了设备的需求,而架构的合理性,和业务需求之间的契合度,设备提供的服务效能和服务质量则关心甚少,不少企业认为设备一到,只要应用能运行起来,便万事大吉。至于在各种意外和非正常情况下,设备能否持续提供服务,运维过程需要如何来保障服务的持久可靠,则几乎没有投入来规划和研究,遇到事情才研究如何解决,靠吃一堑,长一智,摸着石头过河来处理,将本可预先防止的事故,变成之后几年的经验教训。
IT的投入和想要达成的业务支撑目标是一个正向的关系,投入不足,自然有些必要的建设就要打些折扣。在系统和可用性,强壮性,容灾能力等各方面都可能有所确失。往往在平时并不觉得,在业务有大的波动,或发生一些偶发事件,则系统的强壮性,容灾能力等方面的缺陷就会暴力无疑。
如何能够使用相对不足的IT投入,达成相对高效的业务支撑? 有几个效果显著但是一般不敢轻易尝试的方法:整合业务系统和应用,减少重复;利用虚拟化技术提高设备利用率。这些方法从根本上梳理业务流程和结构,将企业IT基础设施从以部门或应用为单位的信息孤岛揉捏成一个整体。改造的效果虽然可观,但是涉及业务部门的整合和权利调整,往往过程复杂,最后事倍功半,吃力不讨好。对于在大多数企业中不够强势,业务价值远远没有被充分认识的IT部门,根本无力承担如此改造的重任。
还有一条绿色IT的道路是大多数IT经理不太熟悉,但是却非常简单有效。这就是资产循环利用的再制造设备。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是当今社会经济活动的一大特点。这一特征保证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繁荣,但同时也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弃用物极度膨胀和严重的环境污染。地球环境和资源已经无法承受这样的发展。循环经济是因此而发展的新的经济发展理念,“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是循环经济最重要的实际操作原则(3R原则)。信息技术行业是最近几十年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先进的信息技术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计算机在提供强大的信息技术的同时,消耗了大量的能源,产生了大量的弃用电脑,生产制造过程也严重地污染着环境,信息技术行业的炭排放正在超越航空业。信息行业和其他行业一样,需要将行业的持续发展和环境影响联系起来,需要思考“3R原则”。
西方发达国家的行动相对较早,美国早在1976年就颁布实施了《资源保护回收法》,目前,有半数以上的州制定了不同形式的再生循环法规。法国、英国、比利时、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在上世纪90年代相继颁布和实施了有关弃用物减量化、再利用和安全处置的法律。 一些大型企业已经具备了成熟的资源再利用的运作机能。例如IBM全球资产续用服务部门 (GARS)2009年的营收达18亿美元,在全球范围内全球资产续用部门有22处循环利用设备处理机构,再制造设备保证和新产品一样的20年预期使用寿命。资产续用业务每年保持15%-20%的 持续增长。新兴市场的增长比例达到30%-40%。
天玑科技(www.dnt.com.cn)作为一个专业IT服务企业,主要提供IT基础设施相关的专业服务,维护支持服务和管理外包服务。在服务过程中积极实践“3R原则”。依托公司的专业服务能力和大量的整机备件资源,并和厂商的资产续用部门合作形成了完整的服务价值链。为众多的企事业单位提供了IT基础设施的按需使用服务,为中国社会的资产循环续用开辟了一条道路。越来越多的用户在核心业务系统上使用再制造设备,在企业自身发展和社会环境保护二个看似矛盾的维度上做到了鱼与熊掌兼得。
资产循环对很多企事业单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对采购部门的业务流程,IT部门的技术使用方式都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资产循环续用在以下几种情形下切入会相对容易:
应用环境复杂,新操作系统和设备的测试验证需要一个复杂的过程,而关键性应用需要的是一个稳定可靠经过验证的应用环境。
需要提升系统的强壮性,构建高可用平台或容灾平台。
复杂和不断变化发展的应用需要大量开发测试设备。
应用变化多端,发展速度难以预期,设备需要按需动态提供,先期无法大量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