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个关于APP使用数量的微博在网络上热传。重庆女白领周莹说,一个普通工作日,她至少要用23款APP,在感受APP给自己的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很困惑,有“APP在玩我”的感觉。
记者调查发现,东莞市民中只要是有智能手机的人,基本上都会下载几款自己喜欢的APP。喜欢拍照的李女士光处理图片的APP就有20款。面对琳琅满目的APP,市民的看法各不相同,有人认为APP方便了日常生活,节约了时间,但也有人“感觉像是被APP控制了一样”,与人面对面交流的时间减少了。
社会学家分析认为,现在人际关系淡漠刺激了人们对APP的依赖。心理学医生认为,使用APP的习惯形成了一种轻微的强迫行为,长期沉溺在信息流中的人还会产生社交障碍,不敢与人面对面交流。建议应控制每天使用APP的时长,尽量保持在两小时以内。
公司白领:光处理图片的APP就有20个
家住东莞东城区的公司白领李小姐是一位典型的APP控,她一共有130个APP,无论在什么场合,基本上都可以看到她拿着手机或者是ipad玩弄APP。她每天必玩的APP有个10个左右:QQ、微信、图片处理软件、报纸杂志、跑步软件、微博、游戏、学习西班牙语的软件、天气、大众点评等。
因为喜欢拍各种图片,李小姐光处理图片的APP就有20个。作为“资深的爱美人士”,李小姐还有10款关于服装搭配的APP。
除了常用的APP,李小姐还特别喜欢玩一些她自称为“装逼”的软件:“我有很多研究国外住宿、特色民居的APP,还有一些很小众的杂志的APP。”
记者发现,APP控最多的群体就是职场白领,他们绝对是APP控的“高发群体”。
学生、公务员:总有几个离不开的APP
在校大学生段文君说,她每天都用的APP有13款,其中有淘宝、团购、支付宝等。“这些我每天都要轮着看一遍,尤其是喜欢看视频和上网购物。”段文君说,无论在学习方面还是生活方面,APP对她来说都不可或缺。
在东莞某政府部门工作的公务员林先生说,他们的工作主要是用电脑来处理,APP对工作基本上没有帮助,所以用得比较少。“我也就是看看微博、微信以及新闻,另外自己喜欢画画和图片处理,所以会关注像Lofter这样一些对画画有帮助APP。”
记者发现,人们习惯使用的APP主要有五大类,一是社交类,如QQ、微信、微博;二是网购类,如京东、1号店;三是服务信息类,如掌上公交、百度地图;四是新闻资讯类;五是游戏类。
说起APP 有人赞方便有人嫌无聊
记者调查发现,几乎所有拥有智能手机的人都下载了各种功能的APP软件,但面对琳琅满目的APP,市民的看法却是各不相同,有人认为APP方便了日常生活,节约了时间,但也有人“感觉像是被APP控制了一样”,与人面对面交流的时间减少了。有市民甚至感觉社交APP太多,忙都忙不过来。
“APP很好用呀,不仅方便了生活,还省了很多钱。”市民刘小姐说,她在一家国有银行做柜台职员,经常要加班,平时也没什么时间搜寻信息,但自从有了APP之后,她“什么都不用愁了”,吃饭、看电影等吃喝玩乐可以一条龙解决。
然而也有市民认为APP把人与人之间面对面交流的空间挤压了。“我就不怎么喜欢用APP,每次吃饭的时候,看到同事们在玩手机,就觉得很无聊。”地产中介张先生说,他认为APP作为工具可以,但要若做什么事都依赖APP,感觉就像机器人一样被控制了。
说法
市委党校教授王学敏:
人际关系淡漠
刺激对APP的依赖
在东莞市委党校教授王学敏看来,之所以会出现大量的APP控,是因为部分人没有理性地分析APP在给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负面影响。“就像烟瘾,大家明明知道吸烟有害健康,但又觉得短期内不会产生负面效果,所以就继续放纵自己,久而久之烟瘾越来越大。”
王学敏认为,现代社会中人际关系的淡漠刺激了人们对机器的依赖,人们的交往需求在现实中得不到满足,就会到网络上寻找情感慰藉,传图片、聊微信、发微博甚至在APP上交流各地美食,人们在APP这样的虚拟空间里找到归属感和认同感,因此也加深了对APP的依赖。
心理科副主任医师何淑蓉:
每天使用APP
最好莫超两小时
康华医院心理科副主任医师何淑蓉认为,有些人使用APP的习惯已经形成了一种轻微的强迫行为,因为对APP的过度依赖而出现心理上的不适应,一旦离开APP,就会产生焦虑情绪。此外,长期沉溺在信息流中的人还会产生社交障碍,不敢与人面对面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