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几乎整个电商行业还处在社交电商的试水期,由钮丛笑掌舵的潮流电商YOHO!有货已盈利两年。在网站运营的近六年中,钮丛笑为行业理清了先社交再电商还是先电商再社交的问题,答案是前者容易盈利,后者则更适合综合类电商。
要规模还是止亏损
社交电商听起来很美,美到电商从业者都想玩,但实际上这个概念对于整个行业而言不仅是将来时还是虚拟语气,更严酷的现状是行业还身陷亏损的泥沼暂未脱身。
正因如此,上线六年改版不到一年的YOHO!有货在2012年实现盈利,让钮丛笑觉得“太奇怪了”,以至于这个刺激行业的消息到今年才被全面披露。据了解,这个有450个员工的潮流电子商务网站销售额达5.3亿元,净利润4000万元。
“YOHO!有货的社交优势对盈利很重要”,钮丛笑向北京商报记者坦言,“我不介意大家把YOHO!有货快速盈利的原因归功于母公司的媒体属性,因为事实就是这样。”
他进一步表示,在社交基础上做的电商的确是比较容易盈利,这叫物以类聚,比如说铁血网等,这样的网站讲究的是品类和产品的精准度。
“而如果是电商出身的网站再做社交,那就是以物会友,就得吸引有各种相同喜好的用户来,产品品类跟着就得丰富,综合类的电商平台这样做比较靠谱”,钮丛笑如是说,像淘宝和京东等平台上的用户评论就是一种社交化,不过还没有做深。这样的网站比“物以类聚”型网站更快做出规模来,但是盈利相对就困难些。
模仿无路只可弯道超车
简而言之,这两种模式没有孰优孰劣之分,电商网站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做选择。不过,在钮丛笑看来,不管网站选哪种方式,都不能模仿,模仿就是死路一条,只能靠弯道超车。
“要是学YOHO!有货的路子,先办杂志再做电商,积累几年下来,YOHO!有货早是另一个量级了,就拿我们的引流来说,有媒体、社区、线下活动和线上渠道,线上渠道的部分只占50%,我们连百度关键字都没有买”,钮丛笑坦言,“马上还会在南京开线下店,这不是短时间内可以模仿的,所以要参考别的模式,比如小米、雕爷牛腩等都可以。”
无独有偶,业界正有一个贴着时尚潮流标签的电商网站乐货(即爱乐活,百度有啊的改版)在图谋入局。乐货相关负责人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其布局已接近完成。与YOHO!有货一样,乐货的平台也上线了时尚潮流品牌和设计师品牌。
不过,钮丛笑直言,“他们不是YOHO!有货的竞争对手,YOHO!有货的商品是经过媒体化筛选的,有附加值在里面,我们的定位很准确,不是单纯的时尚电商,而是潮流电商。潮流和时尚是两个概念,我来YOHO!有货这几年把两个概念分得很清楚了”,这个曾经在传统电商网站当当网任职的老电商人已能准确判断什么是真正的潮流。不过,他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我还是愿意说自己是混互联网圈的而不是潮流圈的。”
据介绍,目前YOHO!有货在售品牌接近300个,其中90%拿到品牌授权,只有10%是代理品牌,客单价在350-450元,年度用户重复购买率70%,预计今年的销售额将达8亿元。 北京商报记者 魏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