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滚动 >> 正文
人民日报:智能穿戴还未成熟 技术有待突破
发表时间:2014年4月28日 11:30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编 辑:麒麟

蔡华伟制图蔡华伟制图

核心阅读

在IT界,2014年普遍被认为是可穿戴式设备高速发展之年。形形色色产品的出现和各路资本的涌入,营造出一幅热闹景象。但在热闹之余,关键技术尚未突破以及产业生态系统不成熟,暴露出了可穿戴式设备的发展隐忧。

要去除“虚火”,让可穿戴式设备健康持续创新并真正融入生活,关键还在于找准自己的定位,扎实解决技术难题,做好专业细分领域,使整个产业生态链条不断向前推进。

从眼镜、手环到衣物,可穿戴式设备成为各类创意的试水平台

任职于某互联网公司的吴新是一位IT发烧友,最近买的一款智能手表着实让他兴奋了好一阵:睡觉时,它能测量脉搏和心率;运动时,可以记录速度、距离等信息。此外,它还能充当办公工具——演讲时,无需点击鼠标,手臂一挥,就能让幻灯片翻动起来。

最新市场报告显示,可穿戴设备将迎来发展良机。预计到今年底,全世界将生产超过1900万个可穿戴设备,相比去年增长3倍。

而在技术方面,随着更小、更低能耗芯片的不断突破,使得在有限体积下,可穿戴设备有了更多创新的可能。

传感器研究专家、北京诺亦腾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昊扬认为,随着智能技术的推进,可穿戴产品必将成为未来智能设备发展的主流。创新性产品将不断出现,未来可穿戴产品将与现在的手机一样,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传感器、数据处理算法、人机交互等技术影响智能穿戴产品发展

关注度虽高,但可穿戴式设备市场并没有看上去那么美好。经过数年研发,谷歌眼镜最近才在美国公开发售。在国内,智能手环、智能手表赢得了一些热衷于尝试的消费者,但算上研发、市场费用,实际收益并不大。而不久前,耐克对旗下智能手环部门进行了小幅裁员,更引起了本来就不“淡定”的市场的波动。

质疑者指出,可穿戴式设备对用户来说是“伪需求”。智能手环测出的运动、睡眠数据,最终要借助电脑或手机查看,不过是一个配件,况且通过手机应用,现在这些也能方便实现。

刘昊扬认为,可穿戴式设备确实还没有抓住用户的强需求,但这并不代表用户不需要,只是因为技术水平还不够好。

“拿传感器来说,数据是否准确,对于可穿戴式设备非常重要,但大部分的厂家尚未解决核心算法问题,很多数据不准确。市场有凑热闹的心态,而没有扎实研究技术难题。”刘昊扬说。

因为传感器的不精确,诸如手环、腕表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常被人怀疑。“有时候测量脉搏,10回中可能有一半都不太准,就不太想用了。”吴新说,而像他这样,新鲜感过后将产品束之高阁的不在少数。

果壳智能手表产品经理许鹏也表示,市场推出可穿戴式设备试水性质较大,产品的诉求点要么过多,要么过少。“过多,基本等于第二个智能手机;过少,则只是作为一个配件,功能开发少。”

精确性不足外,数据收集后分析算法的不成熟,难以给用户带来实质价值,也是质疑者不看好的原因。

“对用户来说,每天行走多少步,每天睡眠多长时间,这些数据因人而异,设备即便追踪到数据,但这对特定用户的健康状况来说意味着什么,可以就此提供什么服务,目前仍无法确定。”刘昊扬说,收集后数据处理的算法还有待提高。

对可穿戴式设备的明星产品——谷歌眼镜来说,从推出至今,吸引业界眼球,也带给市场很多想象空间。但刘昊扬认为,各类智能眼镜仍没有解决用户的交互式体验这一关键问题。

[1]  [2]  [3]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新科技网络【京ICP备14006744号】
Copyright © 2014 Hnetn.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科技网络
本站郑重声明:本站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