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滚动 >> 正文
职业社交网站之争:西洋拳能否打败中国武术?
发表时间:2014年4月3日 09:00 来源:新浪科技 责任编辑:编 辑:麒麟

新浪科技 穆媛媛

跳槽,是职场永恒的话题,很多时候更是突破职场瓶颈、升职加薪的捷径。招聘网站已经是昨日黄花,职场人士对猎头的不靠谱大多深有体会——就业荒和用工荒同时存在;职业社交网站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应运而生。

2014年,职业社交网站LinkedIn上线简体中文测试版,正式进军中国,中文名为“领英”。这让媒体和舆论开始关注职业社交网站,大街网、Wealink,这些本土职业社交网站也得到更多关注。在2014年2月24日LinkedIn正式宣布上线中文版的当日,大街网的百度搜索指数飙升了55.7%。

中国互联网界的经典问题再次出现:国际公司和本土公司,谁能笑到最后?

国际市场的领先者,中国市场的后进生

遵循大多数国际互联网公司前辈们的道路,LinkedIn诞生于美国,占领了世界,最后才进入中国市场。LinkedIn在2003年上线,定位于“商业客户导向的社交网络服务网站”。2011年5月19日,LinkedIn在纽交所挂牌上市,筹资3.5亿美元。截止2013年底,商业客户导向的社交网络服务网站已经在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2.7亿用户。2014年2014年2月25日,Linkedin正式公布了中文名称“领英”,并发布了简体中文测试版。2014年3月6日领英开放注册。

作为最庞大的市场,中国是几乎所有国际互联网公司最看重,也是进入最谨慎的市场。LinkedIn首席执行官杰夫 韦纳曾对中国区总裁沈博阳说,“如果不能连接中国,那LinkedIn的使命就得改了。”这个时候,大街网作为现在中国最大的职业社交网站已经深耕了5年;市场份额紧随大街网的Wealink甚至上线了近十年。

大街网作为本土的职业社交网站,其对标模式正是LinkedIn。截止2013年6月,大街网注册用户达到2400万——远远高于目前Linkedin在中国的400万用户。而根据2014年2月艾瑞IUT数据显示,大街网在PC端的月度用户覆盖达到1186.7万,在职业社交网站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西洋拳”与“中国武术”

同样打着“职业社交”的旗号,即使大街网创立之初有模仿LinkedIn的痕迹,但两家的差异却是由内而外地散发出来。从LinkedIn和大街网的官方介绍、创始人访谈等公开资料就可以看出,LinkedIn的核心是“人脉”,而大街的核心是“工作”,两家的品牌核心恰好组成了“职业”和“社交”二字。

简单注册登陆领英和大街网,从首次登陆的好友推荐就能看出两家的根本差异:LinkedIn默认推荐已有好友的关联好友,以及用户在其他社交网站的好友;大街网则默认推荐用户所任职公司和行业的好友——实际上这些好友是原本没有任何交集的。简单来看,LinkedIn的推荐方式更利于用户的人脉拓展和沟通交流;而大街网的立足点,则在职场信息交流和工作机会分享上,有着更高的效率。

简单的说,LinkedIn的做法是,先交朋友,再找好工作;大街网的重点是,找好工作,也能交到朋友——这个差异,可能源自于东西方文化差异。

中国是一个巨大的人情社会,虽然经历了几十年市场经济的洗礼,但契约意识尚不成熟,相对国际互联网公司所诞生的北美、欧洲,中国职场,对于“关系”和“能力”的平衡更为微妙,所谓“职场厚黑学”也更为流行。另外,中国绝大部分用户的收入和生活水平较低,对于“找工作”和“换工作”的需求和迫切程度要高于建立愉悦朋友圈的精神需求。在这一点上,土生土长的大街网们显然更符合国情。

在两者的用户定位上,普遍认为LinkedIn目前虽然只有400万中国用户,但集中在与发达国家关系密切的精英阶层和海外公司的中国驻派人员(可以看作中国职场的金领阶层),这些高端用户是LinkedIn发展中国市场的坚实基础。而大街网则完全不同,大街网的主要用户群体是学生,这一点和巅峰时期的人人网类似。大街网创始人王秀娟在接受路透社采访的时候曾说:“大街网致力于满足中国80、90后屌丝用户的职场社交诉求。”

[1]  [2]  [3]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新科技网络【京ICP备14006744号】
Copyright © 2014 Hnetn.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科技网络
本站郑重声明:本站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