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NFC“刷一刷”则是线下进行,不需要使用移动网络,主要使用手机射频、红外、蓝牙等通道,比远程、线上进行的二维码支付安全性高一些。
NFC近场支付是国际上比较主流的模式,“它的优点很明显:首先是快捷、交易时间很短;第二,它很灵敏,放在读卡机上差不多放准就可以了;第三,安全性非常高;第四,这和普通智能卡技术完全是兼容的。这个技术大家都认为是移动支付最合适的方法,但是它的投资成本非常高。”NFC支付安全芯片供应商表示。
要完成NFC“刷一刷”必须要有两个终端:一个是具有移动支付功能的手持移动终端,如NFC手机;另一个则是支持移动支付技术的商家终端,如非接触式POS机等,这是一个典型的“硬件解决方案”。
“NFC模式由于是基于硬件的,替换成本很高。用户为了NFC功能换手机的积极性并不高,而厂商投入终端的成本也非常大,短期盈利却比较少,主要是手续费收入。”业内人士认为,这是造成NFC推广缓慢的重要原因。
据了解,除了要支付改造成本外,在国内手机市场上,具有NFC功能的手机售价均在3000元左右,甚至更高。相反,扫码支付只需普通智能手机即可完成,不需要硬件设备的改造和投入。
此外,NFC过长的利益链条也为它的推广带来困境,这条链条中包含手机生产商、芯片商、运营商、银行、收单机构、终端商户等等。产业链太长,利益很难有效统一,各利益方很难协调。
路径之争日趋激烈
艾瑞咨询统计显示,2013年国内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达到1.2万亿元,同比增长707%,预计2014年将达到2.9万亿元。移动支付已成为增长最为迅速的细分行业之一。
由此也导致移动支付的路径之争日趋激烈。目前,业内专家普遍认为,“移动支付取代传统支付是大势所趋。”而以支付宝、财付通等巨头为代表的互联网阵营与以银联、电信运营商等为代表的NFC阵营,都希望将自己主导的模式打造成主流。
4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IC卡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李晓枫称,央行对于移动支付电子化路线一视同仁,但包括一些打车软件中使用的二维码支付方式没有密码认证,不能作为一种可信的支付方式广泛推广。
分析人士称,借助这种政策的“利好”,加上各大金融机构和移动运营商的持续投入,NFC支付产业链将渐趋成熟,准入门槛的降低使得刷手机支付越来越便捷,并最终让NFC成为未来移动支付的主要方式。
国际巨头的加入也可能加速NFC支付的推广。苹果最近获批了两项与NFC技术有关的新专利,业界猜测其可能将这项技术应用到最新的苹果手机上。
尽管遭遇政策“打压”,但第三方支付机构在推动二维码支付方面的努力从未停止。
一些支付宝和财付通的负责人对“二维码支付”的政策也有乐观解读,二维码支付是“暂停”而不是“叫停”。央行的意思不是要一棍子打死二维码支付,而是考虑到安全隐患,暂时把二维码支付“锁起来”。待标准确定、监管到位后,二维码支付会再次被放行。
4月初,支付宝宣布将在移动支付领域投入更多的安全技术,支付宝钱包8.1版本将推出设备管理、短信保护等功能,同时宣布首期投入4000万元共建安全基金。
而另一家巨头财付通,亦牵头召开了关于条码(二维码)应用于支付领域的技术标准研讨会。其中,包括中国清算支付协会、工信部等相关部门专家参与了会议。
“这些举动,都是意在取得二维码支付标准领域的话语权。”有分析认为,尽管二维码支付被叫停,但随着市场发展,势必会重新开闸,NFC手机支付还会受到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