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认为,应将反高通垄断、微软诺基亚并购两案合并来审查。他建议有条件通过该并购案,即要满足三个条件。一是专利价格要有合理模式,终端价格下滑不能维持专利费不变。二是只能针对产品功能部分收取专利费,而不能学高通。三是微软、诺基亚、高通要承认中国通信厂商的集体谈判权,且要承诺不对此在全球任何地方发起反垄断诉讼。同时,中国手机厂商要加强协作,而不是做肥羊。
北京大学竞争法研究中心主任肖江平认为,美欧“放行”,中国再三审查,除了合并企业的未来影响会较大外,也跟中国商务部、发改委、工商总局“三驾马车”反垄断的制度安排有关。禁止合并的可能性不大,但会加设附加条件许可,一种是附加结构性条件,一种是附加行为性条件,后者的可能性更大。
专利大棒下需重新定位
高通的专利费为手机售价的4%~5%,爱立信是3%,诺基亚是2%~3%,微软向安卓厂商收5美元。
专利战已经成为智能手机竞争最惯用的手段。苹果、谷歌、微软和三星等公司在智能手机专利官司上恶斗不止,谷歌以巨资收购摩托罗拉只是为了增加自己手中专利的砝码,而不是因为摩托硬件残留的价值。
HTC则是专利战最直接的受害者。2011年底,HTC在与苹果的专利案件中败诉,其一些产品型号在美国市场禁售,令HTC业务受到重创。2014年2月,HTC宣布与诺基亚就所有专利争讼案件达成和解并签订专利与技术合作契约。依契约规定,HTC将支付权利金给诺基亚。双方并没有对外透露权利金的金额。但这笔专利费对于正处在水身火热中的HTC无疑是更加沉重的负担。
高通、诺基亚、爱立信等专利大户都在高舞着专利大棒:高通一般接照手机售价收取4%~5%,爱立信按照手机售价收取3%,诺基亚按照手机售价收取2%~3%,微软一般向安卓厂商收5美元……专利已经成为手机厂商最“贵重”又无法避免的硬成本。正处于价格战中的中国手机厂商,这一次用“联手抗议”的形式,争取政府能对微软与诺基亚增加更多的附加条件。但从长远看,处于专利劣势的中国厂商,或许要重新思考自己的专利战略和市场战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