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通报道 近年来,电子烟以“更健康、更便宜的传统香烟替代品”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生产商称这种产品不燃烧,让旁人无需忍受难闻的气味,电子烟没有香烟中的焦油、悬浮微粒等有害成分,但功效与普通烟相似,能提神、满足烟瘾,同时有戒烟作用。国外反吸烟运动的盛行使电子烟在欧美各国走俏。
近日针对这种电子设备开展生物学影响调查的首批研究结果表明,电子烟可以与香烟类似的方式改变基因表达。这个研究结果是在4月6日加州圣地亚哥召开的美国癌症协会年会上提出的。Nature网站对此抱以高度关注,并以“E-cigarettes affect cells”为题进行了新闻报道。
研究人员对包含一些突变的人类支气管细胞进行了观测,有肺癌风险的吸烟者通常具有这些突变。这些细胞可无限增殖,研究人员首先将它们暴露于电子香烟雾气之中,然后将它们放置在培养基中培养并对它们的基因表达进行了分析。
研究人员发现,暴露于电子烟烟雾下的培养细胞与暴露于香烟烟雾下的培养细胞基因表达模式相似。波士顿大学从事基因组学和肺癌研究的Avrum Spira说:“这些改变并不完全相同。但有一些惊人的相似之处。”该研究小组现正评估这些变异是否意味着这些细胞的行为会像培养的癌细胞。
这项研究工作尚处于非常初期的阶段,因此还没有确定电子烟会在体外致癌,更不要说体内。“它们有可能比香烟安全,但我们的初期研究表明它们不可能是良性的,”Spira说。
电子烟一直受到极大的争议。因为相比燃烧的烟草它们会让含有尼古丁的液体汽化。一些研究人员认为这种电子设备会大大降低吸烟对于健康的损害;而另一些人则认为它们只是在让抽烟“重新正常化”(吸烟或可改变我们的基因)。
补充知识
电子烟是由中国人发明
电子烟是由中国人发明及生产,2004年由北京中医师韩力取得发明专利,于2005年正式面向中国市场。最初电子烟是应国外的要求,因为国外有很多法律法规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而且国外人的生活水准普遍较高,对生活质量要求严格。所以,最初就是设计用来外贸出口的。主要销售途径在国外欧美市场。
在韩力发明电子烟前,美国人Herbert A. Gilbert在1963年曾取得一款“无烟、非烟草香烟”的专利设计,该装置把液态尼古丁加热,产生蒸气,模仿吸烟感觉。1967年曾有数家公司尝试生产该款电子烟,但最终无疾而终,自1967年后再没有任何纪录讲述这款装置。
(生物通:何嫱)
生物通推荐新闻摘要:
E-cigarettes affect cells
Electronic cigarettes can change gene expression in a similar way to tobacco, according to one of the first studies to investigate the biological effects of the devices.
(http://www.ebiotrade.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