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信息传递的角度来讲,分类信息网站们显然更善于将需求和信息进行匹配,而非像前程无忧们那样卖完广告就万事大吉,让客户和用户自行“连连看”去。
从商业角度来看,他们的商业模式不过是从门户网站式的广告展示进化到了搜索引擎的竞价排名,但是在这样一个庞大的基层劳动者市场面前,天花板还远得很,仅仅是用户增长带来的网络效应红利就足以捧起一家数十亿美金市值的公司了。
创新者的热度与前途
在这样一个互联网思维被过度消费的时代里,像拉勾、猎聘这样的创业者有了更多让资本追捧的筹码,哪怕他们还并没有拿出足够好看的事实和数据,但是这又如何?
拉勾正在将生意重新变成一种服务,而服务的对象则是求职者。作为创业者,他们或许要比那些大公司更懂得求职者的需求痛点在哪里,尽管大公司们其实也明白,但是却不会为这些自己去革自己的命。
创业者们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完备的商业模式,但最大的优势恰恰也是没有成型的商业模式,不必受到那么多限制。如何找到一个既能让用户求职需求和企业用工需求迅速匹配的方式,又避免通过为这种信息匹配设障碍获利的商业模式或许才是拉勾、猎聘这些创新者们真正需要研究的。大数据、多维度的信息配对说起来很容易,但人并非一件标明了原料、配料、添加剂的产品,职位需求尚可标签化,个人条件却不能同样地进行数据化。倘若像猎聘、猎上一样靠人主观地评价,又很容易带来像传统招聘网站一样的低效率,很显然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
互联网思维虽好,但对创新者们来说,或许真的要小心像“革过一命”阿Q一般只知皮毛,却未达实质,毕竟招聘做的仍是一门连接人与人的生意。这或许也正是前程无忧、智联招聘最大的优势所在,他们十几年对一个领域的坚持,使得他们太了解这个行业了,尽管这也正是束缚他们的地方。
2014,在线招聘变局已至。
【IT时代周刊编后】瞬息万变的互联网时代,在线招聘产业的“昨天、今天、明天”同时显现,未来的走向其实已经很明显了,谁能最先把将流量效应、屌丝用户群体和极致的用户体验结合到一起,谁就是未来的赢家。
作者流光逐云,百度百家作者,非职业IT吐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