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移动某省网络为例进行测试
如本文开始所讨论,部署频段、供货厂商、采购设备、站址条件、应用场景及业务等差异将导致各运营商的网络性能和用户体验不尽相同。为此,我们选择了中国移动某省的TD-LTE商用示范区域进行测试,其网络状态可被视为预商用网络状态。示范区及测试线路如图3所示:共57个连片基站(其中33个D频段8通道站位于中心,22个F频段8通道站位于周边),带宽20MHz,平均站间距470米,平均站高约30米。网络配置为:3D:1U时隙配比、10:2:2特殊时隙。
测试使用了两类终端,分别为Quanta D2 (CAT3)、HISI E5776 (CAT4)。测试软件使用CDS7.1版本。对于上下行速率测试采用单UE在网络中分开进行上下行测试的方法,均使用FTP业务。
TD-LTE网络存优化空间
本次道路测试结果通过CDS导出的网络覆盖统计,可见网络覆盖状况良好,但SINR均值表明还具有一定的优化空间,具体如图4所示。
通过CAT3 UE获得的CRS-RSRP和CRS-SINR打点图如图5所示。
采用CAT3 UE进行道路测试获得的上下行PDCP速率分布如表1所示。
上述测试结果为采用CAT3和CAT4两类终端获得各性能指标累积分布函数CDF中50%点即统计平均的数值。考虑采用CAT3和CAT4两类终端进行测试是因为:当前商用终端大多为CAT3,其测试结果代表了大多数终端的用户体验;而CAT4终端具有更高能力,可以充分体现出测试片区的网络承载潜力。
实际商用网络中,由于多用户联合调度以及小区间一定程度干扰等因素的存在,通常平均速率为理论峰值速率的三分之一左右,以CAT3 UE为例,约为80/3=27Mbit/s,接近本文第二部分给出的应用覆盖推荐均值。表格中红色高亮的测试结果远好于该指标是由于该片区采取了一定程度的深度优化,其性能好于本文第二部分第三方咨询机构展示的软银在东京的测试结果,是由于中国移动应用的8通道智能天线相比8通道全向天线性能更好。
除了以上提到的深度优化等专业通信网络服务外,还有一些通用方法可改善应用覆盖以进一步提供更优异的用户体验,简单罗列如下,以供参考。
应用更多系统带宽以及载波聚合,韩国、日本等国家尤为突出。韩国三大运营商均已完成了双载波以及10+10MHz载波聚合商用,最新获得的第三个频点也将尽快应用,甚至个别运营商在未来5年内规划到了第7个频点。
采用更先进功能以提高频谱效率,这些功能如多天线技术应用与增强、上行多点联合调度COMP等,其主要目的是解决相对较高网络负荷下的小区间干扰问题,通过联合调度将邻小区较强干扰信号转变为有用信号以重点改善小区边界的终端用户体验。
除频谱和软件功能外,缩短终端与网络天线端口的距离也是行之有效的异构组网发展方向,具体来讲,如在话务量密集区域引入小基站并与所属宏基站进行良好协调。
对于LTE发展较慢或覆盖不佳的运营商,可以在部署过程中加强LTE与现网2G/3G的网间互操作和采取负载均衡等多网融合技术。
爱立信产品性能优势明显
为衡量爱立信LTE产品性能及业界水平,我们与某国内TD-LTE领先设备商的产品性能进行外场对比测试,测试终端与方法相同。图6左为上行链路性能对比(系统配置为B38、20MHz、2D:2U、SSF为10:2:2)。图中的路损为SIB2中获得的CRS配置减去RSRP。结果显示,爱立信上行链路具有至少3dB的性能优势,这与爱立信在国内及全球不同网络中执行类似产品性能的对等测试的结论相同。这3dB的优势是一个综合结果,受益于爱立信在硬件设计时采用了高于3GPP标准及竞争对手的设计目标值,选用了性能更好的器件、更稳健高效的调度算法,提供更为专业的网络规划优化服务以及更为充分的端到端性能验证等。这一优势可以为运营商在CAPEX和OPEX方面节省大量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