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博客、微博(本文中的“微博”特指特指微博类的产品,如新浪微博、Twitter)让媒体记者的地位岌岌可危,那么维基百科、类Storify的产品则让媒体编辑们感到恐慌。互联网一次次的摧毁媒体行业的编辑部门——从生产方式到人员构成,又在废墟上重建了媒体的新生态。
还记得那个人人写博的时代吗?在Twiter发布不久的2007年,彼时的中国还沉浸在博客的“黄金时代”里,据当年CNNiC的报告显示,中国博客作者大约有4700万人,而当时的网民数量只有不到2亿,换句话说,每四个中国网民就有一个人写博客。
但另一个数字显示,这4700万博客作者里只有36%的人会经常性的更新内容。这并不难理解,抛去二八定律的“魔咒”,写博的门槛还是比较高的,首先必须有台电脑并接入互联网,其次是内容有没有吸引力,再着倘若没有比较好的推广渠道,多数博客都成为自娱自乐的日记本。
微博的出现则很好的解决了博客的这些问题。“微博”的“微”不仅把写作的门槛降低了,比如可以用手机、比如只要140个字或者发张图片,都让普通人有了更多发声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微博拥有着强大的转发传播机制它让发布者和内容都拥有了不可预计的传播空间。也正是微博的这些特点,对媒体记者几乎是致命的打击。
首先,微博的现场感更强。得益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用户可以使用手机随时随地更新微博。Twitter历史上的里程碑事件对美国空军飞机在纽约市哈德逊河失事的报道,一位在现场的Twitter用户及时在Twitter 上报道了这一事件,简单几句话并配发了一张现场照片。而当电视台、报社赶到现场报道的时候,这条新闻的时效性已不复存在。在国内,新浪微博发展过程中的几次“高潮”,无不是依托于用户在公众关注事件里的“现场直播”。
其次,微博的新型链式传播机制。魏武挥曾在一篇文章里谈到博客和微博的区别:
在博客世界中,链式传播其实是很微弱的。除了一个很难用平常的语言解释清楚的trackback,事实上也很少人用。博客世界中的互相持续访问,大概除了本身就是线下好友外,很罕见。RSS浏览器能部分解决持续访问的问题,但无法形成互相,也就谈不上社交不社交。
但微博出现后,一个“转发”或一个“RT”,让这传播变得非常简单——正是这一机制,造就无数所谓的大V,或个人或机构,如薛蛮子和新周刊,经他们之手的微博,传播效果会明显提升几个数量级。当然,这也形成了中国微博特有的大号推广机制,姑且不表。
几年前流行的一个段子说:如果你有了一千个粉丝 那你就是一个布告栏,如果你有了一万个粉丝那你就是个一本杂志,如果你有了十万个粉丝,那你就是一份都市报,如果你有了一百万个粉丝 那你就是电视台”,如今新浪微博和Twitter上也有不少拥有几百万粉丝的人,他们有时会直接通过这些平台发布自己的一举一动,其传播效果并不比传统媒体差。
无论是突发事件报道还是事后的传播,传统媒体已无法跟上技术带来的变化。如今,技术引发的另一个变化正在袭来,而这更是一些传统媒体最后的支柱——编辑力。
很多传统媒体将自己的优势归结于对碎片化信息的整理能力,或曰编辑能力。比如杂志,一直以来就有着比报纸更深度的事件解构能力。传统媒体内部里的编辑,也有比记者更高的能力要求——如选题、整合、增删等等。像是一门手艺活,但现在,手艺逐渐被机器所代替。
维基百科是第一个挑战者。维基百科标榜“自由的百科全书,可以由用户编辑。”它让“编辑权”交给每一个注册用户,不设置所谓的“总编辑”,所有的用户可以平等的编辑提交内容,并允许全球用户免费浏览内容。这种扁平化、免费的“互联网”做法极大的冲击了传统媒体精英式、付费的运作机制。但显然,维基百科还有很多缺点,导致它无法完成颠覆传统媒体的历史任务。
维基百科的缺点与博客类似:产品重,侧重于PC端,据说维基百科最近会推出移动端的新产品;其次编辑门槛高,用户编辑一个词条的,需要搜索大量资料来编辑撰写;第三,传播效应差,用户编辑完某个新闻事件之后,除非有其他用户主动搜索,不然该词条就淹没在比特海洋里。第四,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社交媒体沉淀了海量信息,维基百科现有的产品设计,还无法完美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