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阿里自己公布的数据显示,仅2012年一年,阿里就处理了侵权商品信息9400余万条,对各种有违规行为会员处罚九十多万人次。不过,阿里可以对平台上的假冒现象进行“查处,堵截和引导”,却似乎无法根除它。
马云坦陈,假冒伪劣已经成为影响网上交易平台健康发展的毒瘤,“为了打假,要多少钱给多少钱,上不封顶”。
5月15日的《华尔街日报》报道称,阿里宣布每年将支出超过1610万美元来打击旗下网店中的假货,并简化打假流程。2012年,阿里的打假措施终于促使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将淘宝网从其“恶名市场”名单中移除。不过,有商业机构不断施压该办公室,称淘宝清除疑似假冒商品的措施仍不够,对售假行为缺乏实质性的威慑作用。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张周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阿里赴美上市,或将面临集体诉讼风险。作为最发达和成熟的资本市场,美国上市公司要接受更严格的法律环境,甚至可以说,针对上市公司的诉讼,在美国已经形成一个成熟的产业链,背后捆绑着做空机构、律所、股民的多方利益。集体诉讼的风险其实对于很多企业来说,都是存在的。而淘宝上百万卖家,假货很多,很容易被人揪着打。
分析称,2013年10月的瑞士奢侈品企业历峰集团状告巴基斯坦的电商Tradekey.com一案中,Tradekey.com因售假被判败诉,如果阿里赴美上市成功,该案可能将为受损品牌在未来状告淘宝提供有迹可循的判罚案例。对淘宝来说,这无疑不是个好消息。
业内人士表示,尽管阿里方面多次整治淘宝等平台的假货问题,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由于阿里选择在美国上市,双方对于信息披露的标准和沟通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一条假货信息都随时可能引爆美国媒体的传播甚至投资人的质疑。对阿里而言,天猫平台的推出或许是解决办法之一,但目前主营业务依然在淘宝C2C领域。因此,加强平台管理,并在美国树立较为正面的形象,将是阿里上市前后的重要任务。
VIE架构引资本市场担忧
目前,资本市场对于阿里的估值差异很大,最低有800亿美元,最高达2600亿美元。
而影响阿里估值的,除了具体业绩和想象空间之外,还有VIE架构(可变利益实体)、合伙人制度以及错综复杂的关联交易等对于资本市场来说十分敏感的话题。
公开资料显示,可变利益实体,也称为协议控制,是指被投资企业拥有实际或潜在的经济利益,但该企业本身对此经济利益并无完全的控制权,而实际或潜在控制该经济利益的主要受益人需要将此VIE做并表处理。
有业内人士称,对外资限制的TMT(数字新媒体)产业,在VIE架构下顺利实现私募股权融资及上市做大。过去十余年间,中国最优秀的互联网公司正是通过VIE得以敲开海外资本市场的大门。
不过,国内并未出台有关VIE架构的具体法律规定,VIE在我国一直游走在“灰色”地带,政府有关部门对此态度也不明确,保留、约束和取缔的声音并存。而近年在国家层面出台的相关通知使得VIE架构的不确定性显著增强。
回望2011年的“支付宝事件”,当时的马云在股东反对、董事会未通过的情况下,利用VIE架构单方面把支付宝从阿里剥离出去,转至个人控股的一家中国内资公司,一度让马云深陷“契约精神”的舆论漩涡,阿里亦经历了严重的信誉打击,同时也引发了美国资本市场对于VIE的担忧。
“支付宝事件已经给美国投资者造成心理阴影。”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互联网金融部助理分析师钱海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利用VIE这种特殊的结构来规避政府监管,同时转移资产将是投资者极大的顾虑,特别是阿里已有了关于VIE的“案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