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社交领域女性会成为主导力量呢?实际上看,男性的“两性社交”需求更为强烈,而且往往外在表现也更加明显。在这一趋势下,社交网络中的男性往往会向女性大献殷勤,而女性则可以在众多男性中选择自己喜欢交流的对象。
基于这一观点,一款社交应用里(不论普通社交还是私密社交),女性用户的数量几乎可以直接决定社交圈的活跃度。而在这一维度上,两性私密社交,甚至表现的更为明显。
但这并不是说,女性缺乏对“两性社交”的需求。只是女性的需求更多体现在希望获得更多男性用户的关注上。为此,女性会希望展示自己最美的一面来获得更多称赞,乃至于在性需求中可以挑选更优秀的对象。
这也是伴随着社交网络的兴盛,图片美化应用得以流行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工具:两性社交的移动平台进化
前面提到过,本质上说任何一款社交应用有帮助用户解决“性需求”的可能,但对于一个有成长性的社交平台,把“性”作为核心并非长久之计。一些应用为了获取初期用户而强化了两性社交的概念,但在进入良性增长期以后,围绕两性社交的需求将会被分化,更多更常态化的社交需求不断出现。两性社交虽然会被自然稀释,但并不会消失。
从两性需求的工具演进看,最早的网络形态是聊天室。但由于内容难以管理,形式过于单调,这一在线社交形式很快没落。
国内最早被贴上“性需求”标签的社交网站是51.com。其联合创始人张剑福离开51.com后,又发起过简简单单、美丽约等项目,也都很好的利用了男性心理:比如希望看更多女性用户照片、希望更方便的和女性用户聊天——并在这些环节上设置了收费门槛。
不过,在查看相册和聊天等社交环节设置门槛,不利于社交行为的扩展。这类应用也容易陷入单一的“两性需求”种,很难成长为普遍意义的社交平台。
可以作为对比的是陌陌。在陌陌发布前,简简单单在陌生人社交领域已经做的很不错,但随着时间的推演,人们很快便忘记了它,而仅仅记住了陌陌。
陌陌刚发布的时候,因为有很强的地理位置属性,很多人将其定位于两性社交神器。但是陌陌官方从未认可过此类说法。不过从产品形态和功能上看,它的确很好满足了用户“两性社交需求”。除去地理位置信息让线下见面更容易,“定位”带来的另一个优势即“真实性”和“贴近性”,让用户能感觉到对方就在自己身边。
移动终端让两性社交走向了自由化,而定位信息又提升了两性社交的成功几率。
但对于只将目标定在满足两性生理需求的用户来说,陌陌所能提供的帮助,并不如一些更“精于此道”的APP。无论是简简单单、美丽约还是陌陌,社交的发起方多为男性,即男性希望和女性聊天或见面。但在这种关系链中,男性最初并不知道女性是否也这样想,这即增加了社交的难度。另一些社交应用则重点解决了这个问题,比较典型的有国内的某某和国外的Tinder。
这类应用往往借助某个社交平台(微博或者Facebook)获取用户信息,用户可以为自己想见面或者想发生什么的人打上标记,如果对方同样希望见你或者发生些什么,就可以进行互动,社交从此开始。但如果只有一方有兴趣,那就不会有任何提示信息——社交行为也就不会启动。
这种产品设计尽可能的消除了两性社交中的彼此试探阶段,为男女双方节省了时间成本。但由于过于直接化,往往也难于形成更广泛的社交互动。
还有一些社交应用充分利用了移动设备的特点,比如语音社交应用比邻,其官方口号是“只给陌生人打电话”——当然,具体是打给同性还是异性,只有用户自己心里清楚。
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解决“两性需求”的社交产品都以陌生人社交为主。一方面是我们此前已探讨过的,文化和社会的开放让两性观念更自由化。另一方面,在两性社交中,陌生人似乎更适合这种快餐式的节奏,而且更容易有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