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企业不主动启动减法战略,反反复复去琢磨如何通过减法而不断创新改进,就有其他企业来完成这项使命。
做减法,可以制造出伟大的创新。今天的人们在用过触屏智能手机iPhone,再对照之前的按键手机,理解这一点并不是什么难事。难就难在,尽管人们知道做减法的可行性和重要性,却不知道怎样减。
如果你将做减法的创新,仅仅理解为祛除产品或其设计方案中,一些无关紧要的构件,就很难真正成功。创新研究专家德鲁 博迪与哥伦比亚大学营销学教授雅各布 戈登堡合著的《微创新:5种微小改变创造伟大产品》一书,对创新的减法策略的阐释是,做减法需要祛除原先的核心部件或功能。飞利浦公司1990年代在推出DVD播放机时,就大胆删除了原先的录影带或VCD播放机上的按键、LCD面板,从而创造出真正意义上的轻薄型DVD机,此项创举还使得轻薄型设计渗透到电子产品其他领域——“乔帮主”乔布斯生前推出的iPod、iPad、iPhone等产品,也包含着轻薄型设计的理念。
为什么减法策略需要减掉原先的核心部件、功能?实施减法策略驱动创新,也常常因此招致企业研发、营销、品牌部门乃至领导成员的抵触,但这种抵触恰恰是因为原先的产品或设计方案已经造成定势、依赖以及对创新的排斥。事实上,无论是什么企业,以及何种产品,都不可能获得稳定不变的客户支持,竞争企业以及革命性替代产品往往会通过差异化战略,推出整体性替代主流产品主打功能的产品。换言之,如果企业不主动启动减法战略,反反复复去琢磨如何通过减法而不断创新改进,就有其他企业来完成这项使命。
《微创新:5种微小改变创造伟大产品》书中就此谈到了,自洗衣液产品脱离而出的衣物清新剂的创新案例。洗衣液由活性成分(洗涤液)、香精、黏着液三项成分组成,1960年代,Vitco公司注意到一部分顾客洗衣服,仅仅是因为衣服被穿过几次,但衣服并没有脏,顾客需要的是衣服焕然一新的感觉。这家公司启用减法战略,希望研发出不含活性成分的新产品,但就在同时,该公司被联合利华并购,后者搁置了衣物清洗剂的开发投产。4年后,联合利华最大的竞争对手宝洁公司推出了最终大受欢迎的产品,而今每年可以从这项产品中获利超过10亿美元。
减法策略仅仅是《微创新:5种微小改变创造伟大产品》一书介绍的五项创新策略中的一项。这五项创新策略还包括除法策略、乘法策略、任务统筹策略和属性依存策略,都是在原有的产品(技术、工艺、设计思路等)框架以内、改动幅度并不大的“微创新”。书作者指出,许多人对创造力的理解是错误的或狭隘的,即认定创造力、创新能力源于“跳出框架”的思维方式。这是因为,跳出框架的许多想法在实践中很难禁得起考验,并且,人们对既有框架通常会产生熟视无睹的心态,在没有认真观察和反复思考的情况下忽略了创新的潜力。书作者还援引“创新力”研究专家的共识观点指出,设定一定的框架,会避免人的思维杂乱无序,更有助于激发创造力。
除法策略可以以三种不同方式来应用,一是功能型除法,挑出产品或服务中的某项功能,改变其位置,比如航空公司为减少机场办票环节的拥堵及资源投入,允许乘客网上选座并自助打印登机牌;二是物理型除法,将产品按随机原则分解成若干部分;三是保留型除法,将产品按原样缩小,U盘的诞生就是典型例子。
乘法策略则需要从产品或服务组成部分中,选出一样或几样进行复制,强化其功能,达到突出效果。一些家装企业推出冲力更强、更能节水的冲水马桶;3M公司在传统单面胶带基础上,发明了双面胶。
验证码在被发明出来后,减少了票贩子利用软件程序刷票的机会,保证了交易的安全性和紧俏票券的公道价格;但这项发明的推出者也同时利用验证码系统,将大量的古旧书籍及18世纪以来的纸质报刊进行了数字化处理。对古旧书籍和报刊进行数字化处理相当困难,即便是最先进的计算机和扫描设备,也难以保证文档扫描的准确性,这些书籍和报刊的字符被分解为无数组字符,随机化的发送给用户,再比照多个用户输入的验证码识别结果,最终汇集起来。验证码技术所反映的就是所谓的“任务统筹策略”。《微创新:5种微小改变创造伟大产品》一书综合大量创新应用案例梳理指出,运用此策略可以通过任务外包、最大程度利用内部资源、由内到外三种方法,并具体的介绍、评述了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