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中国驻多伦多总领馆科技参赞杨少军
今日视点
从2012年至2014年,中国—加拿大(安大略省)技术转移合作与研发合作论坛已在多伦多连续举行了3届。今年,来自国内和加拿大本地的参会代表人数达到近300人,场内场外的交流及合作洽谈活动异常踊跃。面对此情此景,作为参与策划和组织该活动的中国驻多伦多总领馆科技参赞杨少军,脸上虽然难掩连日来加班的辛劳,但始终挂着满意的笑容。
从闭门羹到敞开门
回忆起与加拿大的科技合作历程,已在多伦多二度担任科技外交官的杨少军参赞唏嘘不已。
本世纪初期,很多国内企业和研究机构开始走出国门,向外寻找合作发展机会,由于对国外情况缺乏了解,他们经常会寻求驻外使领馆的帮助。那时担任科技领事的杨少军也会义不容辞地帮助国内单位寻找合作对象,并联络安大略省政府有关部门,试图通过建立官方科技合作关系,共同为双边企业和研究机构营造合作环境,搭建合作平台。杨少军说,那时与安省科技主管部门打交道,吃闭门羹是常有的事情。当时的安省政府官员普遍带有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与他们的约见经常几个月听不到回音。即使见面,也流露出美国才是加拿大开展技术合作的首选之地,不认为在科技领域有什么可以和中国开展合作的。
2011年初,杨少军重返加拿大,担任驻多伦多总领馆科技参赞。此时的情形已完全不同。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从美国投向加拿大的研发及产业化资金大幅减少,加拿大的许多科研成果和科研团队一下没有了出路。由于本身市场规模小,产业化成本高,产业化效率低,如果不寻找新的合作渠道,许多投入了巨额资金的科技成果就无法转化为生产力,无法实现加拿大政府以科技创新拉动经济增长、促进就业的目标。而此时的中国经济经历飞速发展后,总量已居世界第二的位置。
迫于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加拿大人终于与时俱进,开始把目光转向中国。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2008年11月,中国科技部与加拿大安省政府签署了研究与创新合作谅解备忘录。2013年1月,双方续签了第二期为期5年的合作备忘录。在备忘录合作框架下,2011年3月,科技部与安省政府研究与创新合作基金正式启动,双方各投500万加元,在水处理、神经学、干细胞和氢能燃料电池4个领域已经共同支持了12个研究创新与产业化合作项目。2013年1月,双方在北京召开的科技合作工作组会议上达成共识,对该合作基金各自追加500万加元,共同支持第二期双边科技合作,2014年双方将在空气清洁技术、医疗器械两个重点领域共同支持新一轮合作项目。
杨少军说,有了这样的基础,双方的合作踏上了阳光大道。仅今年前4个月,安省研究与创新厅厅长莫伟力就连着跑了两趟中国,与中方签署了一系列官方和民间科技合作文件,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事情。近3年,在多伦多连续举办了3届中加技术转移与研发合作论坛,都得到了安省政府的鼎力支持,他们主动承担了大部分费用。安省还特意将今年的论坛举办时间提前,首次向中国代表团免费开放同期举行的安省创新成果展示与促进产学研结合活动“发现”,从而为双边技术转移合作搭建了更为广阔的对接平台。在这场“发现”活动上,加拿大总督亲临现场致辞,美国的硅谷之父作了关于前沿科技的精彩演讲,中方代表团团长、科技部火炬中心杨跃承副主任也应邀在大会上致辞。如要单独参加该场活动,每个人的入场费就要650加元,仅此一项就为中国代表团节约了5万多加元的费用。
栽得梧桐树 引来金凤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