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13年年底,工信部下发了第一批虚拟运营商的牌照,众多虚拟运营商(MVNO)被赋予了通信行业的“鲶鱼”角色,希望能够借助虚拟运营商的进入,加剧移动通信市场的竞争,推动整个移动互联网产业链和数字经济的发展。
各个虚拟运营商目前拿到的都是有时限的牌照,到期后工信部会按照业务发展和运营状况决定是否延期或转为长期牌照。或许是因为希望两年后能够继续获得牌照,拿到牌照的各个虚拟运营商无不拉开架势,纷纷掏巨资建设移动转售业务支撑系统。没人懂怎么办?从运营商和合作伙伴挖人。没有支撑系统建设经验怎么办,直接挑选三大运营商现有的支撑软件供应商合作,拿来就用。看起来,每家移动转售商都希望建设属于自己的业务支撑系统。
很多虚拟运营商的高层都和我谈到,他们希望轻资产、弹性化开展自己的虚拟运营业务。可是到了真正花钱开始建设自己虚拟运营能力的时候,却不自觉的走向了另一条重资产的道路:所有的资源都是自己整合、所有的工作都是自己人在干,所有的系统都要自己花钱新建,事无巨细都要把控在自己手上。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南辕北辙呢?究其原因,市场上没有条件支持虚拟运营商进行轻资产业务运营,没有专业化服务公司把虚拟运营所需的能力打包成为标准化服务提供给虚拟运营商。
在虚拟运营商(MVNO)最发达的欧洲,支持MVNO快速灵活的开展业务已经成为了一个产业,我们称之为MVNE(MobileVirtual Network Enabler)。如下图所示,MVNE是虚拟网络运营商(MVNO)和实体网络运营商(MNO)之间的桥梁,它提供从内容整合、服务集成、业务流程管理、IT支撑、专业服务管理等多种功能。
MVNE其实并不是从虚拟运营行业一开始就出现的。最早的MVNO,在开展自己的业务时,和国内目前各家MVNO一样,从网络对接到IT能力建设,全部都是自己投资建设。随着虚拟运营行业参与方越来越多,很多的MVNO的相近需求就暴露出来了:首先,各家MVNO都需要和少数的MNO做网络对接,而MNO提供的对接方式往往是统一的。其次,MVNO核心业务所需的CRM、服务开通、计费、客服等功能和业务流程是非常类似的,完全可以标准化实施甚至标准化外包运营。第三、MVNO在业务发展初期,尽管用户数不多,但IT系统的建设前期投入仍然是很大的。对于部分有试水心态的MVNO来说,在没有看到明确的业务回报之前,他们希望有按需供应的服务商支撑他们开展业务。于是,MVNE产业就应运而生了。早期的MVNE,主要提供的是网络层面的业务支撑与服务聚合,毕竟网络侧的技术专业性最强,新晋的MVNO最不熟悉,所以那时也被称为MVNA(MobileVirtual Network Aggregator)。随着MVNE提供的服务越来越多样化,单纯的MVNA也就越来越少。可以说,MVNE的出现,也是虚拟运营产业进一步分工协作的标志,也是虚拟运营产业成熟的标志。
欧洲是虚拟运营最发达的市场,而荷兰则是欧洲虚拟运营最发达国家。在荷兰,有超过120家MVNO,MVNO的用户占据了荷兰移动用户数的1/3还要多。同样的,也是MVNE供应商最多、业态最发达的国家。在荷兰,任何一个企业想开展MVNO非常简单,只要找到一家提供全线服务的MVNE,甚至连与移动运营商的结算都不用亲自谈,MVNE都可以帮你完成,你自己只要准备好品牌和营销渠道即可快速开业。一个标准化的MVNO开业准备流程甚至只要2个星期就可以完成,MVNE在2个星期内帮助你完成所有的业务和IT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