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知网工作人员介绍,上海共有25所大学在使用他们的大学生论文检测系统。记者随后登录本市几所大学的官方网站发现,尽管都采用了这个系统,但是不同院校对论文重复率的要求不同。比如本市东北片某高校经济学院规定:“文献综述部分复制比例少于30%,且其他任意一章的文字复制比例均少于10%,才被视为达标。”上海体育学院规定论文的重复率不能超过15%; 浦东一所民办大学则更为宽松,只要检测出来的重复率不超过30%即可。
[调查]系统只是机械性找相似
记者发现,所有的论文检测系统在宣传中都强调只做论文相似度检测,不判断是否抄袭。
“所谓论文相似度检测,看似智能,说白了就是机械地查找论文中词句的重复率。”上海财经大学统计与管理学院大四生郑晓野(化名)说,检测后相似度高的句子或者段落只要稍作文字上的修改,比如换成同义词,再次检测就能降低重复率。
为证实小郑的说法,记者在Paperpass上注册了一个账号,并充值10元,然后提交了一篇尚未发表过的政治学论文部分内容,约3000字,检测报告显示相似度为33.4%。
经过检测后的论文文字,变成了红色、橙色和绿色三个部分。红色相似度70%以上,属于严重抄袭;橙色为相似度40%-70%,是部分抄袭;绿色为原创。其中名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被多次标示为红色。
按照检测报告提供的“修改建议”,并参考网上流传的“查重攻略”,记者将多处红色的词句进行了简单改写,表达的意思基本不变,然后再次进行检测,重复率下降到22.6%。
网上流传的“查重攻略”还有很多,比如将引用的外文文献翻译成中文;将抄袭的文字转换成图表,或者图表转换成为文字;以及连续引用不要超过13或者15个字等等。
对“思想剽窃”无能为力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提交前进行论文检测的,本科生较多,硕士研究生次之,博士生较少。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生周爱民表示,自己周围的同学很少在写论文的过程中查重。“在引用某人思想时,一般是转述并注明出处,特别精彩的句子才直接引用,这样重复率和引用率会很低。”
“利用数据库对特定长度的内容进行比对,可以杜绝大段的抄袭。但它的作用也是非常有限的,我在德国和当地研究人员交流过,他们没有类似这样的论文检测系统。”周爱民的导师、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王凤才目前正在德国访学,在接受晨报记者邮件采访时认为,查重软件只能防止低水平的直接抄袭,很难杜绝高水平的思想剽窃。“譬如,重要学术观点的引用,不注明来源、不说明出处(这个问题不限于学生),这比抄袭一段文字严重得多,查重软件对此无能为力,只能通过导师和同行专家严格把关才可能被发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