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京东方和东旭光电宣布,两者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除在玻璃基板业务形成可量化的合作协议之外,东旭光电承诺,对于其在京东方高世代面板生产线(含6.5代及以上)产地200公里以内新增配套玻璃生产线,京东方拥有优先参与投资权。京东方从事的面板是液晶电视的上游,东旭光电主攻的玻璃基板可谓是上游的上游,玻璃基板占面板厂商总成本比重12%-14%。
南都记者采访获悉,面板自给率今年将到40%,但是给面板配套的产业,进展仍不尽如人意,玻璃基板只能配套6代和6代以下,偏光片自给率只有5%左右。而在这些上游领域,毛利润率动辄30%以上。分析人士称,今年政府大力推动国内配套能力发展,预计将推动玻璃基板、偏光片等产业发展提速。
国产面板与玻璃基板抱团
据合作协议,在协议有效期内,在符合合作的前提下,京东方每年采购东旭光电液晶玻璃基板量不低于京东方当年国产化液晶玻璃基板使用量的80%。同时,京东方位于合肥的第六代面板生产线每年采购东旭光电液晶玻璃基板量,逐步达到该生产线每年液晶玻璃基板实际使用量的60%以上;京东方位于北京的第五代面板生产线每年采购东旭光电液晶玻璃基板量,逐步达到该生产线每年液晶玻璃基板实际使用量的60%以上。
京东方表示,协议签署有利于推动T FT -LC D原材料国产化的进程,进一步降低公司原材料采购成本,提升公司产品整体竞争实力。东旭光电董秘办告诉南都记者,与京东方的战略合作将可消化4条6代线产能,预计每年200万片左右。京东方副总裁张宇告诉南都记者,目前公司的玻璃基板来源多样,国产化产品如东旭光电供应部分、康宁等外资公司供应部分,但是国产化产品占比还很少。据其介绍,国产化产品价格相对低一点,如果国产配套能力提上来,对于公司盈利能力改善会有帮助。
据悉,玻璃基板占面板厂商总成本比重为12%-14%,总体来讲,国产基板价格便宜10%以上,以10%价差估算,国产化配套将提升面板厂商净利率1.2%-1.4%,而面板厂商的净利率为4%-5%,10%的价差有助于提升面板厂商净利润20%以上,所以面板厂国产配套意愿强烈。
上游寡头竞争利润丰厚
显示产业链必须以冗长形容,目前中国在显示终端以及面板领域已经占据了一席地址。终端以彩电为例,中国是最大彩电生产基地,国内市场上中国品牌占70%以上的份额。在面板领域,随着京东方、华星光电的大举投资,特别是京东方一家就坐拥三条8.5代线,有预测显示,到2016年中国大陆地区面板产能将超过台湾,成为全球第二。
不过产能和利润却是两幅画面。目前面板厂利润平均在7%左右,彩电整机厂商毛利率应该在10%到15%,净利更低。但是在面板的上游却别有洞天。群智咨询研究总监李亚琴表示,2013年玻璃基板厂商毛利率水平在65.6%左右,液晶材料厂商毛利率为30%,偏光片厂商毛利率则为28%,扩散膜,包括聚酯基膜都有30%以上的毛利率,IC领域也有30%以上的毛利率。“毛利率高本身跟寡头格局有很大关系,不充分竞争,也与中国厂商的技术能力以及配套能力比较低有很大关系。总而言之,这是一个非常具有高价值的环节。”
据了解,以玻璃基板行业为例,市场份额主要被4家厂商瓜分。康宁和其与三星的合资公司三星康宁共占据整个玻璃基板市场的半壁江山,日本玻璃巨头旭硝子和电气硝子分别占据25%和21%,安翰视特占据4%,全球近110亿美元的玻璃基板利润蛋糕主要被康宁和日本厂商分食。
在这些产业链中,中国厂商还处于弱势地位,本地化产业配套能力仍不足。在玻璃基板领域,国内主要配套企业主要为彩虹和东旭光电,不过产能主要集中在6代线和6代线以下,东旭光电董秘办表示,高世代线的投资计划还没有具体信息披露。
在偏光片领域,群智咨询向南都记者提供的调研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大陆本土面板厂,即京东方、华星光电、中电熊猫、天马、龙腾等,对偏光片的实际需求规模为4800万平方米,而中国大陆本土偏光片厂商,深圳三利谱和盛波光电,实际出货供给规模为268万平方米,偏光片的国内自给率仅为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