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5 17电信日与往年有很大不同———过去,搭台唱戏的只有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三大基础电信运营商,今年随着虚拟运营商杀入战圈,整个市场一下子变得热闹了起来。据统计,5月17日前后,已经获发牌照的19家虚拟运营商中,大多数公布了其产品的预约和发售时间表。包括迪信通、蜗牛移动、京东通信等8家企业公布了详细资费标准。
不约而同“不清零”
此前谈及虚拟运营商的“鲶鱼”作用时,业内大多认为“小船好调头”是其优于电信运营商的地方,“互联网思维”则是发展壮大之本。但南都记者整理了已公布的资费标准和战略方向后发现,目前“流量不清零”和“语音免费”等基于资费的优惠仍然是它们的敲门砖,基于自身优势的战略则仍以“务虚”为主,未成气候。
所谓“流量不清零”,指的是目前三大运营商套餐中有关流量的部分都需当月用完,无法累计到下月。这是国际惯例,但在虚拟运营商眼中,却是搅动一池春水的杀手锏。
此外,所谓流量不清零的虚拟运营商业务,实质上还是有消费期限的。据南都记者了解,目前除了国美推出真正的“流量永不清零”计划外,其他大部分虚拟运营商的“不清零”仍然有时间限制,比如两年左右。
竞争加剧,优惠先行
“这其实类似于我们的一年期流量包。”一位本地运营商市场负责人向南都记者表示,基础电信运营商也有若干G B /年的流量包,虚拟运营商只是在这个基础上偷换了概念,语气颇为不忿。
不过在咨询机构RationalA B首席分析师张星看来,即便有偷换概念的意思,但电信运营商无法提出“流量不清零”这种说法,“就像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因为除了包年流量包外,运营商大多数流量业务还是月结的。”张星认为,与其说“流量不清零”是一种业务创新,更不如说是一种营销创新,虚拟运营商的优势就在于能更灵活地使用各种社会营销手段。
然而,用户的眼睛是雪亮的,单靠营销很难撬动市场。对于虚拟运营商而言,更大的优势是如何结合自身业务发展创新业务。例如,阿里巴巴旗下阿里通信表示,未来业务将打通淘宝、支付宝、云OS等阿里系业务。京东通信方面则表示,自己的虚拟运营商业务将与京东电商挂钩,推购物优惠计划,包括每在京东消费购物2元,赠送1分钟通话时间等。不过这些策略要么不具备太大的吸引力,要么还停留在概念的阶段。
基础业务难以盈利
一方面,基于互联网思维的业务创新未能落到实处;另一方面,眼看着其他竞争对手纷纷在5 17电信日前后出招,虚拟运营商们哪里还坐得住,纷纷提枪上马。此时此刻能派出的先锋只有诸如“流量不清零”等资费优惠手段。
而值得注意的是,纵观已推出业务细则的虚拟运营商,其资费并未显示出很强的竞争力,但却已接近成本价。
资料显示,无论是语音还是流量,虚拟运营商都是以一定折扣,从基础电信运营商处购得,再转售给消费者的。近来8家虚拟运营商推出业务,竞争变得激烈,几乎都是成本价出招。张星表示,这本身也是基于互联网思维的表现,“虚拟运营商底价推出业务,换个角度就是基础业务不赚钱,希望能靠其他环节来盈利。”
[业界视点] 虚拟运营商各打“资费、特色”牌
目前,获得虚拟运营商牌照的19家民营企业包括天音、乐语、蜗牛、京东、国美、苏宁、迪信通、爱施德、分享、连连科技、华翔联信、北纬通信、万网志成、三五互联、话机世界、巴士在线、远特、长江时代和中期集团。这些企业按自身业务属性又可分为电商企业、传统渠道企业、通信服务商、游戏公司、互联网资讯公司等几个大类,可谓五花八门。落到具体业务上,又有谁会真的让你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