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下称《舌尖》)热播,食材、馈赠、味道、乡愁……片中经常出现的这些关键词开始深入人心,一种仿照《舌尖》解说词的“舌尖体”文字在网上骤然走红。
这些“舌尖体”文字,寥寥数十字、上百字,或调侃琐碎生活,或描述家常美食,或追忆至真亲情,或普及历史常识……仔细品读,你不能不佩服创作这些文字的网友们的语言天分。他们对《舌尖》解说词的语言特点真是达到了精细感知,在模仿运用上也从而做到了精准把握。这些文字,表述得形象生动、蕴涵着一定哲理,有的因充满戏谑而令人忍俊不禁,有的因饱含深情而催人眼圈发热,有的则娓娓道来令人感味无以名状的美好。若非事先知道了这些文字的出处,说它们摘自《舌尖》抑或出自《舌尖》解说词作者之手,恐怕很多人会深信不疑。
读着这些精美的“舌尖体”文字,不免使人感叹,网络这口大锅,终究还是能够熬制出一些语言、思想上的美味。虽说,与经典名著相比,它们不过只言片语,然而,即便这些只言片语,也能令人读出感觉、感动,能带给人一些深邃的东西。
事实上,网络空间从不缺乏天才,也从来不缺对于新鲜事物的热捧。两年前,伴随电视剧《甄嬛传》的热播,剧中古色古香的台词开始被众多网友争相效仿,一时之间,网帖、微博中,总能与“甄嬛体”文字不期而遇,这些像模像样、惟妙惟肖的词句,除了带给人一种无厘头的娱乐感,也不免令有心者对于语言表达如何追求雅致顿生思考与借鉴。
像这样的“舌尖体”、“甄嬛体”文字,虽不至于如人参、鹿茸那般对网友的语言、思想产生大补功效,可于某种程度而言,它如文火慢炖的一盆鲜香骨汤,偶尔食之,总还是能带给人一丝感官上的愉悦、带给人些许精神上的养分,继而令一些人置身现世日益积聚的不良情绪借势得以纾解,令一些人阅读的欲望、思想深处灵动的火花不断得以激发。我们不希望此类文字泛滥成灾,或许,让这种具有自身特色的东西断断续续时隐时现于网络与现实,倒不失为一种适宜状态。
相比于“舌尖体”、“甄嬛体”,近几年来,网上还有不少新锐文体你方唱罢我登场。例如,肉麻台词听了让人“有想撞墙冲动”的“琼瑶体”,嗲不死你呕死你的“蜜糖体”,酷似老外说汉语说不利落的“梨花体”,以及“脑残体”、“私奔体”、“HOLD住体”、“没砍死你体”……凡此种种,虽不缺调侃戏谑,可每句话里流淌着的更多是矫揉造作、野蛮无趣以及匪夷所思。此类文句,是加了地沟油爆炒、撒了嫩肉粉烧烤的,别看它们裹挟于烟熏火燎中呈现出一副生意兴隆之状,其实,食客们大啖过后,付出的都可能会是自己语言表达、内心思考等方面遭受无形伤害的代价。
自从网络走入我们生活,有太多的人对之既爱且恨。人们满怀欣喜地热爱它,是因为它展现了无限可能,包括语言创新与知识获取上的可能;人们又无可奈何地指责它,盖因它身上还充斥着显而易见的浅薄、粗俗与戾气,这种浅薄、粗俗与戾气也直接影响到网络表达的纯净,影响到网民思想的提升,影响到网络交往生态的健康和谐。其实深究起来,“舌尖体”这种风格在上个世纪的BBC纪录片中俯首即拾,更在西方作家的优秀作品中有很多的原创,如今网络的力量让其以另一种方式存续。
所以,置身网络时代,我们无法拒绝网络,但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与他人携手,让与己相关的网络表达多一分熨帖,就像“舌尖体”所描述的家常美食,“这一碗代代心传的疙瘩汤,恐怕是最普通又最美好的家常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