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徽商联盟品牌公关顾问宗宁认为,“罗辑思维”的社群模式违背人性,过于理想化,志同道合四个字随着人数的增多唯有三个结局,宗教,党派,利益共同。前两者是禁区,利益则是最终落脚点,而显然文化人在处理利益的能力上,远不如创作作品更娴熟一点。“最终证明的并不是人有问题,而是模式有问题。”
根据宗宁的观点,如果要做会员社群,单线人少志同道合才有基础。“志同道合的人一千就已经是管理的极限,其中活跃分子不过三百,也是人可以交际的极限,这也是kk的一千粉丝理论。之前大家都在算能从一千个人身上收多少钱,却没人去想想为什么是一千,不是一万。超过这个数字我们就需要团队管理,就会有方向分歧。”
未来的模式
李东楼认为,自媒体人更像艺人,演艺圈的发展模式或许更值得参考。“就自媒体人而言,会写文章只能算是单一发展的艺人;能捉笔写文章,还能在播音室里侃大山,又能在摄像机前讲故事,就相当于是“影视歌”三栖全能艺人。”在李东楼看来,将自媒体人看作明星,那么自媒体发展趋势及盈利模式也就清晰可见。
“罗辑思维”最初的形态是一档知识型视频脱口秀,而后靠办活动、出书、招募会员、社群征婚、C2B订制等一系列创新的形式提升自身影响力,并借此笼络了大批会员。罗振宇在此前接受采访时表示“会员十万封顶”,因此自己不需要定位。在罗振宇眼中这个社群是,“他们只要喜欢我,这就是最大的特征。”但随着“队伍”的壮大,如何经营自己,培养和管理他的“铁杆粉丝”,是罗振宇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罗辑思维”分家为其他“在路上”的自媒体带来的最大启示莫过于:对于中国合伙人来说,创业初期的利益分配显得更为重要。已经走过这段历程的新东方是一例,罗辑思维也不例外。董崇飞表示,亲兄弟明算账,必须放下知识分子、文化人、媒体人的“耻于言利”,即使是新商业新媒体的合作探索,也要在合作之前把利益分配按照各自的贡献率以契约化的形式,讲清楚,分明白。“丑话说在前,才能走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