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电信的股权较为分散,其此前的第一大股东为持股约12%的台铁公司。此次增发之后,鸿海集团及其关联企业将成为亚太电信的最大单一股东,摊薄后的持股比例为15%。
业内人士认为,鸿海之所以愿意出高价,是因为亚太电信现有的基站资源和用户数,有助于其缩短4G运营的时间。
4G网络从建网到运营需要经历很长一段时间的准备期。以中国移动(0941.HK)为例,其第一期20万基站的4G网建从去年就已开始,但截至目前网络覆盖和优化仍未尽人意。中国移动董事长奚国华曾提出今年销售1亿部4G手机终端的计划,但截至目前其4G用户总数仅约300万户。
尤其对于电信市场新进入者的鸿海而言,设备采购、基站选址等更是一切需要从零开始。很显然,入股亚太电信将大大节省鸿海在台湾地区市场推出4G服务的时间。台湾地区业界以“鸿海可以少奋斗好几年”来形容此次交易。
鸿海进化路径
鸿海通过竞拍频谱资源、入股亚太电信等方式涉足4G市场,并不仅仅是为了在电信市场上与其他运营商一争高下,更是为整个集团的转型提供基础设施。
作为苹果iPhone等明星产品的代工商,鸿海集团一向以代工面目示人。鸿海于今年5月发布的财报显示,今年一季度,其营收为8834.8亿新台币,比去年同期的8090亿新台币增长9%;净利润为198.3亿新台币,比去年同期163.5亿新台币增长21%。鸿海一季度的超预期财报与苹果iPhone的需求强劲息息相关。
郭台铭对鸿海转型的定位是从“科技制造业”转型为“科技服务业”,并提出“八屏一网一云”的转型规划。所谓“八屏”为:手机、笔记本、PC、平板电脑、电视、可携式电视、医疗或教育用屏、室外显示屏。鸿海在过去今年对奇美、夏普的投资,都是希望扩大在显示屏市场的话语权。
其中的“一网”即指包括有线和无线在内的通信传输网络。郭台铭希望通过网络和云计算技术来构建鸿海集团未来基于“八屏”的发展拼图。过去几年,出于构建“八屏一网一云”计划的需要,鸿海集团已经多次出手并购,包括入股光纤通讯设备商台通光电、微波通讯公司台扬科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