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滚动 >> 正文
原有业务陷瓶颈 OTA大佬转战移动端
发表时间:2014年5月7日 07:02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责任编辑:编 辑:麒麟

本报记者 窦滢滢

“我们已经感受到竞争的残酷,互联网领域第二等于零,移动互联网时代更是如此,要么成为第一或者细分市场第一,要么消失。”同程网CEO吴志祥曾坦言。

此话可以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在线旅游行业的真实写照。

转战移动端

随着传统旅游产业与移动互联网融合程度的加深,在线旅游已经成为旅游行业的大势所趋。据统计,截至2013年9月份,苹果的AppStore上旅游相关移动应用的数量已经达到23320款。今年3月份,去哪儿和携程的应用下载量分别为8687万次和7352万次,蚂蜂窝为2392万次。虽然去哪儿和携程的移动端下载量很高,但细分领域的公司同样为千万级别,第一梯队尚未建立起坚实的行业壁垒。移动应用场景下,产品如何组织,如何迎合用户移动端的使用习惯,尚处在不断优化阶段。

在移动互联网的影响下,传统旅游行业各个细分领域的应用模式和技术应用也在不断推陈出新,传统旅游行业格局正在发生着深刻裂变。从PC端的拼价格、抢搜索、拼流量,到如今多元化的移动端入口。2014年在线旅游大佬们一路从机票、酒店厮杀到了景区门票领域的同时,在线电商领域的大佬已经转战移动互联网,悄然试水APP,包括在路上、航班管家、面包旅行、飞常准等。

可以看到,移动互联网带动了旅行行业的创新业态,一方面,旅行者的移动场景需求被各类应用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另一方面,旅行应用的服务能力和技术平台也面临新的挑战。

在App的设计中,大型OTA们纷纷将最好的模式和上下游细分领域收入囊中,利用开放平台的方式做一个“大而全”的旅游“入口”。去哪儿、携程的App正在不停升级与趋同中。去年5月,去哪儿推出第一版接送机服务,7月推出打车服务,8月底推出与大众点评、美团等合作的“身边”服务。去哪儿网副总裁谌振宇称:“作为一个平台,去哪儿希望覆盖用户的吃住行游购娱,选取哪些项目的标准是保证有超过20%的人会使用它。”

转型阵痛

移动端转型阵痛在OTA大佬的财报中也可窥见端倪,不久前发布的携程、去哪儿、艺龙的财报均显示,2013年为三者发展放缓的一年。由于在移动端的高投入,除携程外,去哪儿和艺龙纷纷陷入了亏损境地。

与此同时,原有的巨头各自陷入业务瓶颈。起步于20世纪的携程呼叫中心人数过万,正在被去哪儿步步逼退,为守住市场不得不牺牲利润应对艺龙发起的价格战;去哪儿机票业务出现增长瓶颈,必须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TTS模式向酒店等其他领域推广困难重重;而艺龙全力进攻酒店后遭遇各方围剿,深陷价格战泥潭。

移动端对于在线旅游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已毋庸置疑,处于同一起跑线上的企业此时加码移动端的技术研发也在情理之中。业内人士预测,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4G时代的到来,移动端的市场份额已经成为在线旅游的关键。

“各大在线旅游商因此前价格战的硬伤,行业利润普遍下滑,寻找新利润点是当务之急。相比以前的网络预订,现在以手机为平台的无线端客户成为新趋势。抢夺无线端客源并增强客户黏性,在线旅游商看的是未来市场。”华美首席知识专家赵焕焱分析。

BTA角逐

此外,从资本层面来看,无线端应用已经开始受到各路资本的关注,2013年就有多家旅游APP获得投资。

在OTA领域,原本没有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的影子,但自2011年开始,用户入口之争从PC端转战到移动互联网端,原有几大OTA公司的价格战、品牌战,最终演变成为抢夺移动互联网入口资源的资本大鳄之战。

纵观BAT近几年的投资动作不难发现,虽然其投资种类纷繁、跨领域明显,但是和移动互联相关的占据大多数。比如打车软件之争,就是腾讯和阿里巴巴在手机移动端之争,而OTA是完全的O2O模式,也属于移动互联范畴,大鳄争夺的关键就是入口大战,将自己的其他移动互联产品借此穿成线。在移动互联领域,如果能拿下OTA这块蛋糕,对于打造完整的移动互联链条、串联产品、提高用户忠实度非常有利。

[1]  [2]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新科技网络【京ICP备14006744号】
Copyright © 2014 Hnetn.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科技网络
本站郑重声明:本站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