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视的专利密码:如何构建数字空间“护城河”·2025通信会丨以创新技术赋能新型电力系统 锐捷知识大脑推动效率提升·从技术到战场:华为云联创营破解AI落地“产业密码”·Aqara 语音伴侣 H1 正式发布:全屋妙控,一句就 AI 了·Social to Sales,助力品牌全球业务增长|数说故事十周年战略升级·赋能汽车新生态:神州数码、思科携手开展圆桌研讨会·AI落地真场景,共探增长新境|数说故事D3论坛圆满收官·文心快码3.5 全新升级:为百度创造40%新增代码,累计服务760万开发者·海南联通发布"双万兆"网络建设成果,联合华为构筑自贸港数字经济新基座·外卖实况窗更便捷,百亿补贴更优惠!速来体验鸿蒙版京东品质外卖·智能驾驶热潮下的安全觉醒:华为联合11家车企推动行业自律与技术升级·小米手机时隔十年再次登顶国内榜首,超越华为、OPPO、苹果·QQ 9.1.70新版本开启测试,可支持微信小程序·恭喜林更新成为高贵的E8玩家!海信百吋大屏让客厅秒变世俱杯赛场·首发骁龙8至尊领先版!电竞性能旗舰荣耀GT Pro正式发布,3199元起·7200mAh巨兽电池、骁龙8至尊芯、电竞级操控,荣耀GT Pro重新定义3000元档位的游戏规则·“小屏大魔王”一加13T正式发布 国补后售价2899元起·抖音生活服务2025年「心动榜」发布:“好吃”和“吃好”都重要·年轻人的假期续航包:把餐厅吃成“旅行试用装”·比旗舰还旗舰?刚爆料的这款高定电视,实在令人期待!·2025中国家庭全屋用水行业高峰论坛召开,华帝引领用水健康变革·BYDFi正式上线链上交易工具MoonX 开启CEX+DEX双引擎时代·百度有驾硬核亮相2025上海车展:用创新技术打通行业对话与用户服务·星环科技入选大模型应用交付供应商名录,领航AI产业新生态·苏宁易购深耕粤海市场,战略全面启动!·酷开教育智能体:以AI互动开启“学练思”一体化革命·荣耀 MagicBook Pro16 笔记本 HUNTER 版 4 月 30 日发布,搭载 RTX5070 显卡·真我GT7正式发布,2599元起,搭载3nm天玑9400+·YOUMAGIC溯源活动圆满落幕,揭秘清华智造科技美学新范式·当西湖醋鱼遇见奥斯卡影帝:一场厨房里的中美烹饪文化外交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滚动 >> 正文
微信朋友圈代购易“宰熟” 遇假货别吃哑巴亏
发表时间:2014年5月7日 09:23 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编 辑:麒麟

中国经济网5月7日讯 (记者 向婷)代购化妆品、护肤品、减肥药、奶粉、奢侈品……微信朋友圈里的商品种类繁多,俨然成了一个手机淘宝网。微信朋友圈早已开始了“熟人营销模式”。它从最初的心灵沟通到现在的各种销售信息,一路走来。比起淘宝,微信营销更具针对性,且容易形成口碑相传。为什么?因为这是一个熟人圈子。

然而,随着朋友圈亲密度的增强,“宰熟”的现象越来越多。如何在保全朋友情谊的前提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似乎是个两难的选择。实际上,做好事前防范、事后维权才是每个人应有的态度。

案例:熟人代购遇假货 碍于面子咽苦水

“好端端的相对私密交流的圈子,常看到销售信息,就像微博中间植入的广告一样,有时还会被‘杀熟’,感觉很烦。再也不敢贪便宜买假货了,被坑了几百元钱不说,还憋了一肚子气。”在福州软件园工作的林先生提到曾遭遇微信朋友圈的“宰熟”满是怨言。

据林先生介绍,自己的一个朋友有稳定工作,爱折腾,有空的时候喜欢通过微信卖电子配件,自称是正品,有盖章小票还有厂家的包装。自己看了朋友发在朋友圈里的照片后,买了一个移动硬盘,价格比家电卖场里的便宜一半,就是比网店上的也便宜不少。谁想到,买回来没几天就坏了,去厂家售后点检测,居然是拼装的。

林先生表示,如果是在其他网络商城上,以这个价格买正品,绝对不会相信,因为是朋友,才相信他,哪知道结果是这样。碍于情面,林先生没有要求对方退货或赔偿。不过,自从微信购物“被骗”后,他对“熟人营销”的态度就有了很大的变化,对于微信朋友圈里做类似“代购”、“海淘”的朋友,关系好的,屏蔽他的朋友圈动态,关系不好的,就直接拉黑。

打开微信朋友圈,530元的GUCCI包、550元的爱马仕牛皮鞋、2300元的Prada手提包……这样的价格以及网络上随处可见的营销信息和图片,的确很难让人对这些针对熟人们的产品充满信心,而其售后保障措施更是令人担心。相比传统的网购平台,微店虽也可以通过支付宝付款,但并不具备资金托管功能。买家在微店上买下商品之后,有可能面临已付款而卖家不发货的情况。而面对熟人们的货品,很多人由于感情因素往往难以启齿。

解决方案:事前防范 事后维权

目前看来,从微信购买,没有类似支付宝这样的第三方保护,钱直接打给卖家,心理上少了一层保障。如果出现产品质量问题,或是收款后买家没有收到货,如此等等一系列的售后问题,解决起来不容易。由于大多数“微卖家”都没有实体店,就谈不上经营资质。这些不确定的因素其实也为买家们增加了很多消费风险。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销售假冒伪劣产品是扰乱市场的行为,一经工商部门发现就会进行查处,即使是在网购平台上也是如此。但是,由于微信平台的特殊性和隐蔽性,执法部门对于朋友圈销售假货的监管存在一定难度。

在微信朋友圈中,很多人购买就是冲着熟人的关系买的,一旦买贵了或者买到有质量问题的产品,很多人会碍于面子不说,也有的人会因此和朋友翻脸。所以建议在购买东西之前进行防范,首先要货比三家,如果觉得朋友卖贵了就选择去网上或者其他实体店购买,不要因此伤了朋友之间的感情。其次,如果在微信上购买了贵重商品,一定要注意保留聊天记录,以及银行的转账凭证,这些记录将成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证据。

如果微信朋友圈遭遇“宰熟”,该如何维权呢?福建中美律师事务所的林律师表示,微店购物出麻烦要由工商部门解决。首先得看卖家是不是经营者,若不能证明是经营者,这样的交易是私下交易,工商部门很难处理。麻烦的是,从目前情况看,微信朋友圈中出现的经营行为几乎都属个人经营,没有正规经营资质,其所售商品无法享受质保及其他相应的保护。

其次,工商部门还要按照行政区域划分管辖。如果销售假冒产品数额够大的,会触犯《刑法》,不够刑罚的,也会被罚款。因此,买家需提供网络交易凭证、微信里的记录、相关手续等证据。总而言之,即便微信朋友圈的熟人营销还是新兴事物,走在现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前列。但买家在进行交易时,仍应记住保留交易凭证以便今后维权。

[1]  [2]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新科技网络【京ICP备14006744号】
Copyright © 2014 Hnetn.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科技网络
本站郑重声明:本站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