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微博。作为一个浅社交、广传播的平台,微博在信息的传播速度和广度方面有优势,品牌可以通过微博迅速扩散影响力,获取更多的粉丝受众。不过微博这种广播媒介属性也会让多数用户选择被动接收信息,而不是主动和勤勉地生产内容——客观地说,大约从前年开始,微博平台的“马太效应”变得越来越明显,明星与名人可以轻而易举地攫取到普通微博用户难以企及的注意力资源;同时,再“油菜花”的作者,若是没有奇异和出位的营销辅佐,那也只能默然接受寂寞与无人喝彩的现实。就这一点而言,流动在微博之上的社会关系与真实世界几无二致,那么问题就来了——对多数用户而言,真实世界里的自己已然平凡卑微,为何还需要微博这样的数字平台去重现甚至放大这种平凡和卑微呢?
有港媒指出,微博上94%的原创内容来源于仅仅5%的活跃用户,而就目前的微博用户体验来说,事实也大抵如此。因此微博上的品牌通常以单向推广为主,多数品牌缺乏与用户双向沟通的机制,更难以实现受众之间的交流。盘点微博历来的热点话题,从黄海波嫖娼到宁财神吸毒,再到女神王火锅的被扒皮,传播周期短则一两天,长的也不过一周,大家的关注点已经默默转向了下一个话题。毫无疑问,微博更有利于话题的引爆,不利于更加深度的传播。
与微博相比,微信的属性决定了它在传播和沟通深度上具有优势。品牌在微信平台可以为用户提供一些个性化的服务和咨询,这种服务上的延伸,使品牌和受众之间能够建立起进一步的互动,维系品牌与粉丝之间的沟通。不过其缺陷也很明显,这种以服务为出发点的沟通,功能性较强而社交性很弱,很难实现情感联系上的突破。另一方面,微信的社交圈子是基于现实人际关系的映射,无论是“通讯录”还是“朋友圈”,都在陌生人之间竖起了壁垒,大大缩小了信息传染的范围。而朋友圈内的营销行为,又极容易遭到用户的反感。除了少数寂寞男女时不时“摇一摇”之外,陌生粉丝之间基本没有互动、也无法交互。总而言之,服务号是最适合微信的推广方式,深度交互和辐射式传播则成了微信的弱项。
在对微博和微信的分析中,都提到了一个概念:“深度交互”,这也是微博、微信在拥有各自优势之外,共同的短板。于是贴吧便抓住了“深度交互”来做文章。通过更为容易落地的“话题”来划分人群,品牌可以精准的寻找受众,受众之间在共性话题上会有更多的互动需求和意愿。其次,贴吧的开放式沟通机制,让陌生人之间可以平等、无缝交流,只要话题得当,就能让受众与受众之间,粉丝与品牌之间,迅速形成互动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