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IT >> 正文
医生上门是伪需求?真正的"滴滴医生"——嘟嘟医生来袭!
发表时间:2015年10月19日 15:12 来源:新科技 责任编辑:编 辑:麒麟

昨日,阿里巴巴旗下阿里健康和滴滴出行、名医主刀三家公司联合推出"滴滴医生"。10月18、19号两天,滴滴医生在北京、上海、杭州、南京四个城市推出"一键呼叫医生,随车上门咨询"的免费便民服务。想必大家打开滴滴出行就能看到,虽然这种方式博取了很多人的眼球,但怎么看也它都只是一场夺人眼球的营销,是阿里布局移动医疗的一场秀!

  “滴滴医生”真的能解决中国的看病难的问题吗?

  先来看一看“滴滴医生”的服务流程:

  滴滴打车→呼叫医生→医生电话沟通基本需求→医生确认需求→滴滴专车载医生上门→医生上门面诊→结束/如需后续治疗转入医生所在医院

 

\

   在看一看目前推出的医生资源: 

\

 

\

 

\

   “滴滴医生”很好的营销点,但却解决不了看病难问题,反而是对医生资源的浪费。首先,医患难匹配,患者病情千差万别,而从“滴滴医生”公布的信息上来看,科室很少,覆盖面太窄,即使有用户成功“打”到了医生,医生也未必能解决患者的问题。其次,严重降低了医生的工作效率,在中国,医生本来就属于短缺资源,医生看完每天的门诊都精疲力竭,而“滴滴医生”并没有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反而是大幅降低了。就以北京为例,如果患者在北四环发出需求,而与之匹配的医生却在南二环,北京的交通就算不堵车,医生也将在路途上耗费2个多小时,而医生如果这2小时在门诊,能为12名以上患者解决疾病问题。另外,强占了医生资源,我们从公布的医生名单可以看出,出诊的医生大都是专家级别医生,这部分医生在中国堪比国宝熊猫啊,属于稀缺资源,患者的情况严重到需要专家上门来治疗吗?为什么要把这么稀缺的资源浪费在这种无谓的秀呢?最后,对患者来说,即使“打”到医生看到病了,有些疾病还是需要返回医院进行治疗。这种不可预知和复杂的流程无疑让看病变得更为繁琐,它真的方便了患者吗?

  医生上门看病在中国不可行?

  在国外,很多公司在尝试打车模式叫医生,比如Heal 和Pager两家推出后,由于服务新颖,早期也是受到美国大众欢迎,但是一方面服务的可持续性目前还需要以观后效,另一方面,美国有一个“物种”叫“家庭医生”,这个可是中国完全没有的。因此,这种模式就适合我们吗?

  中国医生资源相当短缺,以儿科为例,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儿童医院许巍等发表的研究文章显示,2012年中国平均每千个儿童只有0.43位儿科医师为他们治疗,而美国平均每千名儿童则拥有1.46位儿科医师。若以此标准衡量,中国儿科医师的短缺数至少达到20万。加上,近些年,由于医患矛盾突出,从业压力大,报考医学院人数正在下降。在医患矛盾如此紧急的今天,医生在医院的人身安全都不能保证绝对安全,上门服务能保障医生的人身安全吗?

  移动医疗还是应该因地制宜,而不是照搬照抄,在中国当前最需要解决的是让医生价值最大化。据统计,三甲医院超七成门诊都是常见病和小病,这源于人们对社区医疗的不信任,不管什么病都一定要请三甲医院医生(专家级别更好啦)瞧一瞧,很多人只是对健康担心而非真的身患重疾。如果能有效得解决这一批人的看病问题,相信就不会再有看病难得情况了。

  移动医疗潜在的“Uber”

  小编在应用市场发现了一个新产品“嘟嘟医生”,咋一看更似“滴滴医生”,而不是出行医生,是由紫色医疗开发。5分钟内医生主动来电亮点让我不得不下载后体验。目前有皮肤美容科、儿科、女人科(估计是妇产类)、内科四个科室,正好覆盖互联网用户特性。注册手机号,语音验证,文字录入病情,上传图片,倒计时等待电话。不到3分钟就接收到了来自北京妇产医院专家的来电。

  据了解,该产品是将问题推送给该领域的三甲医院医生,医生领取请求后,400电话将拨通医患双方,随即开启了长达10分钟的电话沟通,通过实时的电话沟通、病情图片、化验结果上传等,医生可以更充分、直接的了解患者情况,并给出详细的、个性化的指导建议。而这项服务最长等待不超过5分钟就可以得到专业医生的响应。 

\

   从互联网产品体验来看,速度和专业是获取用户体验及口碑的致胜法宝,这两者兼有,确实是一匹黑马。但目前只有四个科室类别,更多医疗行业的特殊性:如服务质量,服务标准等需要更多研究和探索。相信随着“滴滴医生”活动噱头的抛出,将会有更多类产品展示出来,一大波像“嘟嘟医生”这样的“滴滴医生”正在来袭,也许其中某一个将成为移动医疗的真正的“Uber”,敬请期待。 

\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新科技网络【京ICP备15027068号】
Copyright © 2015 Hnetn.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科技网络
本站郑重声明:本站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