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年底,国内首家互联网保险公司——众安保险成立,标志着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保险正式进入大众视野。经过两年的发展,这家公司不负众望,不仅创造业界多项第一,并已累计服务客户数达3.56亿,可见其对互联网保险市场的培育功不可没。然在笔者信海光看来,互联网无边界的特点,意味着互联网保险市场想象空间巨大,一个众安还远远不够,互联网保险仍需更多“拓荒者”。
以下是信海光写在蚂蚁金服入股国泰财险之际。
蚂蚁金服入股国泰财险的新闻引发一系列讨论,甚至有媒体爆料蚂蚁接下来还要设立一家寿险公司。相对低调的互联网保险行业一夜之间变得炙手可热。
事实上,国泰产险并非蚂蚁金服涉足的第一家保险公司,早在2013年蚂蚁金服就与中国平安、腾讯等企业发起设立了国内首家互联网保险公司众安保险,一时间三马卖保险成为热点。今年上半年众安保险以A轮融资近500亿人民币估值跻身国内TOP5独角兽行列,融资后蚂蚁金服仍持有众安保险16.04%的股权,位列众安保险单一持股比例最大的股东。
基于此,蚂蚁即将成为两家产险公司最大的股东,业内的讨论也围绕着蚂蚁接下来将如何处理众安与国泰的关系?业内担心国泰的业务范围与众安是否有冲突?如果两家公司的业务模式雷同,是否符合保监会要求的不能同时投资两家相同模式的公司?
当然这个问题,蚂蚁金服明确答复是两者投资不冲突,也不会影响与众安现有的合作,入股国泰产险不会影响众安保险的业务,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国泰产险弥补众安保险无线下网点的空缺。
以传统行业的视角看,蚂蚁金服同时入股两家性质类似的企业,难免不会出现有偏有向或左右互博的现象,但从互联网的角度看,这种担心其实完全是多余的,因为现在的互联网保险领域企业,还远远没有到互相竞争的地步,在本质上,所有的企业都是一个阵营的,他们有共同的敌人:传统保险模式以及消费者的传统消费习惯。
那个关于卖鞋的经典商学院按理讲的好,生产鞋的企业要向一座与世隔绝的小岛上派出推销员,悲观的推销员看到那里没有市场,因为那里的居民都不穿鞋。而乐观的推销员看到的则是一个最大的市场,因为那里的居民都没穿鞋。但问题是,岛民不穿鞋也是有原因的,可能是因为他们很穷,也可能是因为他们没有穿鞋的意识。这都是涉足新市场的企业需要必须克服的困难,他们要做市场教育方面的努力,让岛民认识鞋的好处,甚至还可能要把鞋送给岛民免费试穿。
众安保险也好,国泰保险也好,包括其他的后来者,他们其实面临的就是这样一个从0到1的市场。我们需要清醒地看到,互联网生态已经不再停留在我们现阶段认知的互联网行业,在全民互联网+的大潮下,这个生态边界将变得越来越模糊。
在这个阶段,市场容量足够有弹性,大家都是拓荒者,其实光靠一己之力肯定还不够,肯定需要更多的拓荒者前来一起播种、市场培育、进行消费者教育将市场盘子做大。如果前行者众安已经认识这一点,就会有拥有接纳新伙伴的心胸。因此,我们作为旁观者无须为众安们担心竞合。
纵观中国互联网发展史,这样的例子其实比比皆是,近的比如打车软件市场,如果没有嘀嘀和快的最初的携手烧钱,专车与快车肯定没有今天普及率,那么消费者依旧要忍受打车难之苦;远的比如团购市场、视频网站市场也是如此,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在很多领域都落后于欧美,但在互联网领域尤其是O2O领域,中国却是遥遥领先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在互联网领域有更开放的环境与更多的竞争,是众多企业携手把市场“烧”起来,把消费者教育出来,把消费者的旧习惯改变过来。再以视频网站为例,中国的观众以前都习惯在电视上收看节目,现在则纷纷转向互联网,其背后就是几大视频网站在版权、带宽、宣传上的长期投入。
当人们生活和交流的方式都逐渐“无线化”,并形成完整生态后,传统的风险管理需求将会同样映射到线上。这个世界线下需要什么,线上其实就需要什么,尽管形态会不一样,但已是可想象了。有数据显示,目前线上交易比例已经占到线下交易的30%。假设线下有10万亿财险规模,映射到线上,那么理论上线上就可能有3万亿,而现在还远远不够。
但问题是怎么把这3万亿真的变成互联网的。简单地把线下保险产品搬到网上售卖肯定不能称之为互联网保险,它应该是深度嵌入互联网背后的物流、支付、消费者保障等环节,改变了现有的保险产品结构、运营和服务模式,用互联网的模式去重构消费者、互联网平台等相关各方的价值体系。
从国内首家互联网保险公司众安保险这一年多的发展来看,除了众所周知的退运险、电商领域的发展以外,众安保险也已与国内主流互联网公司达成合作。根据媒体信息披露,众安目前上线互联网保险产品近200款。这还只是刚刚开始。
从互联网保险的高频、海量、碎片化、场景化的关键词来看,使用互联网保险的覆盖人群还不够广泛;交互的频次还不够多;现有开发的互联网保险产品还没有丰富到覆盖所有互联网场景,甚至包括大多数互联网公司还没有意识到保险能够为他添砖加瓦。
单从市场教育的工作看,仅靠一两家互联网保险公司的力量就是不够的。完善的产品种类,充足的互联网保险人才储备、完整的产业链条,这些都离不开一个足够规模的互联网保险业。
目前的中国互联网金融市场上,互联网保险的力量远远不如P2P等互联网理财活跃,其原因与互联网保险的门槛过高有关,但同时也与中国传统保险业发达程度偏低有关。在西方,商业保险几乎是全民性的,与互联网人数相当,而在中国,你身边从来没有购买过保险的朋友却比比皆是,教育一个连传统保险都没买过的人去购买互联网保险,其难度可想而知,但其中又充满机会,先发的劣势是有包袱,后发的优势是无负担,中国能发出世界上第一张互联网保险牌照,也有机会培育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保险群体。
互联网金融也好,互联网保险也好,眼下阶段还处于2000年的互联网行业,有创业的冲动和创新的动力。站在2015年互联网回望2000年,相信每个人都会惊叹于市场容量的魔力。身处其中的企业最关键的是抬头把握机会,低头做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