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IT >> 正文
网贷行业被正名 各自约束小额分散理性发展
发表时间:2015年12月29日 14:13 来源:新科技 责任编辑:编 辑:麒麟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简称“监管细则”)终于在2015年接近尾声之际正式发布,从监管细则整体内容来看,对网络借贷行业的规范合乎意料,对平台、借款人、出借人等多方的要求也客观合理,在维护出借人与借款人合法权益、明确平台不得提供增信服务,不得设立资金池,不得非法集资,不得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前提下,更为注重引导出借人理性投资,以及规范借款人的借款行为。

一、 平台行为得到明确

除了对职能定位、备案登记等方面的规定,在坚持“四条红线”的基础上,监管细则对机构义务与禁止行为作了更为详细、明确的规定与要求,尤其关于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不得从事或者接受委托从事的十二条规定,明确指出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的”红线“,这是行业期盼已久的,意味着网络借贷行业正式走出“探索期”,正式进入行业发展“规则周期”。

二、 风险控制仍为重点

风险是金融行业的核心话题,而监管细则也用大量笔墨从各个方面对网络借贷风险管理作了相关规定,包括线下业务、风险控制、网络与信息安全、征信管理、电子签名等,其中,有几个关键信息:

一是关于线下业务的,“除信用信息采集、核实、贷后跟踪、抵质押管理等风险管理及网络借贷有关监管规定明确的部分必要经营环节外,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不得在互联网、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及其他电子渠道以外的物理场所开展业务”。也就是说,目前已开展线下理财业务的平台,注定要马上撤销这部分业务,合规发展,这对于线下业务占比比较大的平台来说,会产生较大影响。

二是在风险控制方面明确了“网络借贷金额应当以小额为主”,小额、分散原则无需赘述,监管细则再次指出小额,可见对网络借贷风险的重视程度,不过,监管细则并未明确定义”小额“的具体金额范围,体现出了细则对网络借贷行业引导为主的监管态度。

三是积极建议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加强征信管理。2015年9月5日,国务院发布了《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提出未来5~10年我国大数据发展和应用应实现的目标,包括2017年底前形成跨部门数据资源共享共用格局等,而监管细则中支持“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加强与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运行机构、征信机构等的业务合作,依法报送、查询和使用有关金融信用信息”,将利于加快我国建设数据强国的步伐。

三、 明确出借人与借款人权益

监管细则对出借人与借款人对义务与责任分别做了相关规定,其中,特别指出“参与网络借贷的出借人,应当拥有非保本类金融产品投资的经历并熟悉互联网”,并且在出借人义务中明确,出借人需”了解融资项目信贷风险,确认具有相应的风险认知和承受能力”以及“自行承担借贷产生的本息损失“。这与之前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可能会有一定的关联,如果不符合监管细则中的要求,在涉及到网络借贷纠纷时,借款人与出借人双方均可能需要自行承担一定责任。

监管细则已经非常明朗,整体来说,对网络借贷的未来发展明确了基本方向,美利金融刘雁南认为,监管细则一出台,就意味着“网络借贷”得到正名,已经可以称之为一个行业,而不再是所谓的“非法集资”,大家可以根据监管细则中所列出的各项规定自行规范。这是对所有优秀从业者极大的鼓舞。同时,监管细则符合我国分业监管体制,“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向工商登记注册地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备案登记,地方金融监管部门有权根据本办法和相关监管规则对备案后的机构进行评估分类,并及时将备案信息及分类结果在官方网站上公示”。这对于网络借贷行业来说,是一利好消息,过去混沌发展的状态得到明确,更利于行业有序发展。在他看来,在风险控制方面明确了“网络借贷金额应当以小额为主”,这将对目前一些平台的借款标的造成影响,资产端业务方向调整势在必行,美利金融也将依据互联网大数据进行交叉验证,风险前置,未来坚持小额分散原则的平台,或迎来快速发展期。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新科技网络【京ICP备15027068号】
Copyright © 2015 Hnetn.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科技网络
本站郑重声明:本站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