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我悬停在海龙王的宫殿前……看不够曼塔优美舞姿,阅不尽珊瑚色彩斑斓,听不完座头鲸的窃窃私语,忘不掉美人鱼的声声呼唤。”当人们驻足于一幅幅神秘绚烂的海底摄影作品前,无不被那深邃静谧的海底世界所震撼,恍若那是来自天际之外的另一个星球世界,恍若它的纯洁、恣意与烂漫皆因“爱”的极致呵护造就而成,恍若从不属于人类、更未被人类践踏亵渎,犹如一个深蓝的梦,但却属于人类世界的深蓝之梦,是创作者岳鸿军的深蓝之梦,这里,有他对大海真挚之爱,有对人类大肆掠取的痛恨之情,亦有呼吁社会海洋生态的保护之切。
11月27日,岳鸿军带着他的“深蓝之梦”,在中国摄影家协会图片社的主办下,于北京798艺术区拉开其潜水系列个人摄影作品展的帷幕。当这场以美轮美奂的海底世界摄影艺术展面向社会之时,本次活动策展人、万科董事会主席、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会长、深圳企业家摄影协会主席王石先生对摄影创作的传统美学与现代艺术批判视角进行一场卓有见地的深度剖析,岳鸿军屡获奖项的“深蓝之梦”正是这种多维度的完美融合,它以并不冷峻、甚至是充满诗情画意的传统美学盛宴,深沉地批判了人类社会的贪婪与冷漠。带着种种遐想与对海洋生态永无止境的探知欲,岳总向笔者展开了如下这段神秘的海底世界探索之旅。
策展人王石与摄影师岳鸿军接受访谈
您是从什么时间开始迷恋上海底摄影的?
岳鸿军:我从小就喜欢游水,我居住了三十年的深圳就是一座滨海城市,六年前的一次珠峰脚下拍摄之旅,海拨5千多米大本营居然有很多藏民在叫卖各种海底生物的化石,沧海桑田给了我很多的触动,于是就有了将镜头对准占据了地球表面百分之七十以上海洋潜水摄影的想法。随后,我开始收集查看了国内外水下摄影的一些资料,感觉从事水下摄影的摄影师与陆地摄影大军相比简直就是凤毛麟角,水下摄影的确是一个有待挖掘的金矿。记得著名摄影师谢默所说的一句话,我非常认同。“多一个水下摄影师,便多一个海洋环境保护者”,这句话也更坚定了我的业余摄影爱好主攻方向转向水下摄影的信心,于是2012年开始进行相关的一些准备。
海底摄影与普通的陆地摄影创作最大差异是什么?
岳鸿军:最大的差异在我看来首先是要有较强的身体和心理素质,才能考取潜水执照和应对各种变化的水下环境,保障自身安全。其次是水摄器材装备,必须得有专门的潜水外壳,水下所用的镜头反而比较简单,一般用一个鱼眼,一个微距便够了,由于水下不能换镜头,下水之前必须先了解水下的一些基本情况,再装上相应的镜头,这点非常重要。此外水下的用光也非常重要,所以好的闪光灯是水下摄影必备的。第三,是由于每一次下潜拍摄的时间非常有限,不可能像陆地可以从早到晚蹲守,而且海洋生物流动性,不确定性非常大,要抓住那“决定性的一瞬间”非常不易。所以海洋水下摄影运气也相当重要。第四,潜水能力(中性浮力)和经验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作品的质量。
在这些年的海底摄影创作过程中,对你感触最深、或最具挑战性的事是?
岳鸿军:我从事水下摄影的时间比较短,只算是新的一兵,给我感触最深的是我们的近海浅海海域遭受到环境污染和人为过度捕捞的破坏,海洋生态环境日益趋向恶化,与我在国外偏远地区海域水下看到的丰富多彩世界截然不同,非常痛心!
对于海底摄影师而言,最重要的是具备极强的心理素质和安全防范意识。因为海底洋流是瞬息万变的,在这些变幻莫测的洋流中是最考验摄影师的潜水经验和冷静应对的能力,这直接关乎你的生命安全。
您觉得中国的海洋保护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
岳鸿军:我国的海洋环境保护已经日益受到政府和民间的高度重视,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执法困难现象比比皆是,就在与深圳海域相邻的惠州,电鱼、炸鱼、用断子绝孙网拖鱼捞鱼时常可见,我自己去年在惠州与深圳交界水域潜水时便被惠州方向炸鱼的巨大爆炸声震耳欲聋,一时不知发生什么而手足无措,被迫紧急中止潜水。我认为最好的办法是尽可能多地建立国家海洋保护区和海洋公园,引导当地已几乎无鱼可捕的渔民转型为海洋保护区及人工珊瑚礁的建设者,旅游潜水观光从业服务者和长期受益者,这样才能够真正做到海洋环境保护的可行和可持续发展。
谈及珊瑚礁的保育问题,据有关数据统计,由于海洋环境污染、人为破坏,全球气候变暖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全球20%的珊瑚礁已经遭到无法逆转的严重破坏,而另外50%的珊瑚礁也接近崩溃边缘。而中国的近海珊瑚礁一定远远超过20%,如众所知周的渤海湾,已然成为“死海”了。作为海洋生物的摇篮,珊瑚礁一旦遭到毁灭,它恢复的时间非常漫长,直接致使整个海洋生态受到严重的威胁。所以,我也在参与海洋生态保护的一些活动,如人工培育珊瑚苗,再将它们种到海里; 投放人造珊瑚礁,在几年内海洋生态会慢慢恢复。我认为,当前最主要的是唤起大家对海洋生态保护的认识,尤其是靠海而生的渔民。对此,国外一些国家就拥有相对完善的规章制度对渔民加以制约,相较而言,中国仅仅对“休渔期”予以限定,这是远远不够的。这也正是我拍的潜水系列都摄于国外海域的原因,但我更期待我国尽快恢复海洋生态,也在我们自己的海域拍出这么美的图片,由此造福于我们子孙后代。
您最喜欢的摄影师是?
岳鸿军:我最喜欢的摄影师是亨利·布列松,他不仅是“决定性瞬间”理论的创立者,更为重要的是,其作品所渗透的浓郁的社会属性和人文关怀至今仍旧撼动着人们的心灵。在我看来,摄影师不仅为了摄影而摄影,更为重要的是,他要肩负着真挚的社会责任感与人文情怀,由此观照自我、尊崇自然、回馈社会,只有这样摄影创作才真正具有生命和灵魂。我在深圳生活数十年,深圳的海洋生态并不算全国最差的,但国人竭泽而渔的疯狂之举同样每天在这里上演,因此,我希望通过拍摄这些美妙的海底动植物照片,以“美”的一面警示并呼吁人类保护这个令人堪忧的海洋生态环境。这无疑是亨利·布列松带给我的有关摄影社会价值与艺术价值的影响与感悟。
感觉看您的作品很安静,在这个浮躁的社会有如此安静与美妙的景象呈现在面前,很难让一个人不会驻足观看,你在拍摄之初对作品的结果提前有预知吗?
岳鸿军:现在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潜水?其实潜到水下本身就是一个暂时远离烦嚣的一种很好的休闲运动方式,尤其是当你舒展你的身体在海里放流的时候,你会体验到如同在天空中自由飞翔的感觉,再加上海里的五彩斑斓的景致和如影随行的各种海洋生物,让你目不暇接,烦忧尽消!所以人们把潜水运动称作是 “蓝色鸦片”。至于我的这些水下摄影作品只能说一部分是对想表现的内容和达到的效果有提前预知的,比如表现珊瑚礁里石斑鱼与清洁虾之间的伴生关系的图片,表现珊瑚树,扇形珊瑚的优美姿态的图片等等。但相当一部分作品的获得都带有随机性和意外性,无法事前计划和预知。
您感觉海底摄影对你个人带来最大的改变是什么?
岳鸿军:爱上海洋摄影以后带给我的最大的改变是更加热爱这蓝色的海洋!更加痛恨对海洋生物竭泽而渔、对海洋环境肆意污染的行为,从我做起,不再吃鱼翅和珍稀海洋动物,争取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以摄影作品来进行海洋环境保护公益宣传活动。向养育人类的海洋致敬。
海底摄影如果能影响他人的话,你希望大家应该将来做些什么,无论国家还是个人?
岳鸿军:海洋是地球所有生命的起源地和摇篮,现在这个摇篮在我们的近海海域已经伤痕累累,海底的珊瑚遭受的破坏触目惊心!我希望从国家的层面能加大海洋环保立法执法的力度,尽快在我国的各个海域建立国家海洋保护区和海洋生态修复区。从个人的层面来说希望有更多的人爱上潜水、有更多的摄影师把镜头对准水下,因为的确是多一个潜水员,就会多一个海洋环境保护者。多一个水下摄影师就会多一个海洋环保宣传员,要让全社会都意识到人类不可能无休无止地向海洋索取,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已到了一个刻不容缓的地步,否则我们的后代只能在图片里才能了解到地球曾经是蔚蓝的,海洋曾经是美丽而丰富多彩的。
您对未来自己的海底摄影之路是怎么打算的?
岳鸿军:我一再说,就水下摄影而言,我还是一名新兵,只不过近两年打多了几场仗,下多了几次海,拍多了一些片子而已,所以我未来的海洋摄影之路还很漫长,还必须得拓展我的海洋摄影题材的深度和广度。我近期在各地所举办的个人水下摄影作品展完全是为了出于宣传海洋环保公益活动所需,这也正是我们深圳企业摄影家协会主席、万科公司董事局主席王石先生乐于做我的摄影作品策展人的原因。同时,也是想借此机会向国内外水下摄影的前辈们致敬,向所有关注关爱海洋环保公益事业的人们致敬。
作者岳鸿军为深圳企业家摄影协会主席王石先生介绍作品
王石:中国摄影需批判精神与经营之道
在岳鸿军的本次摄影展览中,王石主席亲临活动现场,在参观其作品之余,也饶有兴致地与在场众多摄影界人士聊摄影、谈未来中国摄影业的发展,更谈及有关摄影批判学术理论的建构。
中国改革开放以后,摄影趋向大众化,人们对于摄影语言的表现也更加丰富,但就专业摄影人所表现的图片内涵与引发的社会思考并不是很多。像岳鸿军拍摄的这些作品,它们真的很美,但他更重要的是透过这些美批判人类社会对海洋的破坏;透过镜头,强烈地发出自己的声音。如果说,仅仅从唯美的层面看是很浅显的,就当今时代的摄影艺术语言而言,“唯美”早已走到了尽头,与西方国家成熟的摄影艺术表现形式相较,创作者拍出再美的东西,还是不被接纳的,只有你赋予自己作品足够的生命力度与内涵才是真正的艺术魅力之所在。
“我希望深圳企业家摄影协会更多地做此类摄影展览活动。这类摄影展本身具有传统的唯美冲击力,我更多的希望它们不但有现代的赞美、还带有批判的视觉引人深思。首先,我们自己要对此有所思考:即要做到自我的反思与批判。尤其是对深圳企业家摄影协会来说,要自我反思、自我批判、自我认知,进而思考如何通过这些影像与社会进行交流与沟通。所以,举办此类题材的摄影展意义就在与此。我希望我们深圳企业家摄影协会能够先走一步,在社会风气上增添一股批判之风,当然,我们所说的这种批判是具有专业性的。”王石主席如此说道。
现在是所谓的读图时代,大家通过图像来理解周围的生活、理解这个社会,以及当下时尚审美的变化。所以说,如果你拍出的照片在唯美的同时,也要表达出你的个人情绪和对这个社会的诸多感悟,正如岳鸿军的这些作品,这需要创作者不断挑战自身才能实现的。
就国内摄影业的现状,王石主席在谈及中国摄影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时,他首先着眼于深圳企业家摄影协会,以懂学术、重技术、善经营、勤交流、重设施几项发展目标的确立,进而为国内其他摄影行业组织提供了丰富的借鉴经验:
首先是摄影学术评论的建构,因为深圳企业家摄影家协会的会员众多,他们也有积极的创作热情,这就需要摄影学术理论队伍的建立,只有这样才能使创作者步入健康、正确的摄影创作之路。因此,摄影学术理论的建构尤为重要,它是摄影组织乃至整个摄影行业健康发展的奠基石。第二,建立资料影像库。尤其是数码摄影普及的今天,怎样系统地梳理、储存这些数码图片,则是深圳企业家摄影协会今后重点着手的事项。第三,建立专业化的展览场馆。现在很多影展的方式、尺度、人们审美情趣的提高,以及不同创作者的创作形式都对摄影展本身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与西方国家摄影展相比而言,还处于非常滞后的状态,所以专业化的展馆建立也是我们努力的主要方向。第四,积极开展外界交流,包括国家地理杂志、以及国内外大型图片社。如果中国要走出国门,不能仅仅依靠经济投资、产品出口,还需要加强对外文化艺术交流与合作。第五,良好的商业化运作。摄影作为当今世界极具潜力的艺术门类,它也必须拥有系统、完善、健康的市场价值体系,对于任何摄影组织或个人而言,不能很好地把握商业化运作,中国摄影行业就很难取得发展,而对于摄影商业化运作,欧洲与北美国家已经相当成熟,有些市场运作方式也值得我们学习,所以,中国摄影组织未来从以上几个方面着手,相信能够使中国摄影艺术市场的巨大潜能得以更多程度的发挥。
岳鸿军简介:
岳鸿军1963年7月出生于重庆彭水,1984年九寨沟之行开启摄影之路,1985年至深圳奔忙于外企、国企、民企之间。近十年稍有闲暇便全情投身于国内外、山上水下摄影采风之中。现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英国皇家摄影学会终身会员,深圳市企业家摄影协会收藏委员会副主任。其摄影作品多次在国内外获奖曾在西藏、广东、北京、台湾和等地区举办个展,获云南大理及山西平遥国际摄影节最佳摄影师。
2011年5幅作品入选“中国西藏珠穆朗玛摄影大展”,一幅获四类收藏奖。
2012年获第十二届全国人像摄影艺术大展商业人像类优秀奖。
2012年“第五届中国西藏珠穆朗玛摄影大展”个人摄影作品展荣获特别奖。
2012荣获“第三届比利时野生生物国际摄影展”FlAP银牌。
2013年荣获“第二届马来西亚森美兰国际沙龙摄影展”PSA银牌。
荣获中央统战部,中国文联,中国摄影家协会首届“印象西藏”大赛银奖。
2011一2014年间众多作品分别入选第23届奥赛,第一届瑞士达沃斯国际影展,英国、意大利、法国、印度、阿尔塔尼、香港67一69届国际摄影展。
2015年获台北国际艺术摄影博览会自然类最佳摄影师,第二届深圳国际摄影周UPI银牌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