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创业大潮中,催生一批全新的职业,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三个,是网络刷单、乞丐和体验师
网络刷单:
网络刷单的起源是淘宝,原本是一些新晋的淘宝店为了快速提升店铺等级,获得更好的展示,而让自己的一些朋友帮忙购买店内商品,再通过其他途径把钱返给朋友。后来一些公司嗅到了其中的机会,就组织起一群刷客,专门为淘宝店刷单,平均刷一单下来,要花费15到20分钟的时间,用户能拿到2到5元不等的报酬。
现在,淘宝的刷单已经成为一个组织庞大、链条清晰的灰色产业,也早已不是秘密。用户也学会了一些鉴别刷单的方法。但这股刷的风潮,却早已弥漫整个互联网产业。从O2O到B2C,从刷下载、激活、应用商店的评价、甚至完成理财类app中的投资,大大小小的公司提供着各种各样的服务,也让本已喧嚣的互联网市场又多了一层泡沫。
网络乞丐:
很多人的朋友圈最近都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一些很久不说话的好友突然向你发送诸如此类讨要红包的信息:
“都在朋友圈秀红包,我也要玩这个游戏, 你给我发个微信红包,我会附带红包截图发到朋友圈 ,并说明你是谁、我们什么关系、我对你什么看法或感觉..[呲牙][呲牙] ”
之后你去她的朋友圈看了一眼,发现真的有人再给她发红包
(网络乞丐的朋友圈截图)
你可能以为这只是一个姑娘测验自己魅力值的一个小把戏,但其实是有目的、有组织的活动,还有一个专门的名称——“网络乞丐”。
据了解,有很多专门指导你做网络乞丐的微信群,进群的时候先要缴纳10元至50元不等的会费。群内有专门的写手,负责编写乞讨术语。之后参与者将乞讨术语发给自己的微信好友,如果有哪个微信好友给她发了红包,她就会在朋友圈晒出红包截图,以此刺激其他好友给她发红包。同时,群内人员也会自己互相发红包,来制造红包包多多的截图假象。
网络乞丐,让已经被微商严重透支的朋友圈信誉更加岌岌可危。
网络体验师
如果说刷单影响着我们对一个商品、服务或者App的判断,网络乞丐影响着我们对朋友圈的信任,网络体验师则直接影响着我们下载哪些App。
我们通常认为苹果手机很安全,App store很专业,不会像鱼龙混杂的安卓应用市场。但这只是假象。
现在让我们来回忆一下,当你想要旅游的时候,你打开App store,输入”旅游”搜索,然后从搜索结果中选择一个App下载(通常是第一个,很少有人会下载前五名之外的App),完成下载,使用App。从过程来看,好像一切都是自主选择的结果。但实际上,搜索结果是可以被干扰甚至改变的。而改变的方式,也简单的出乎你的意料。
以网络体验师平台中规模较大的“首席体验师”为例,我们来看看这个过程。
用户通过积分墙,会跳转到应用详情页——第一步,需要复制广告主想要推广的关键词(如《京东钱宝》的推广关键词“p2p理财”;《艺龙旅行》的 “酒店”,《千壹理财》的“理财”)。注意,这些关键词可能并不是App的名字,而是与之相关联的常见搜索;第二步,跳转到App Store搜索页,粘贴关键词;第三步,找到相对应的图标,通常在应用详情页指出该应用在搜索页的大致位置。
(”首席体验师”运行流程图)
用户下载指定的App,并试玩5分钟,就能分到两元的收入。新手玩家往往会有10个左右的任务,新任务则通常会在每天11点和14点更新。
通过这种人海下载的方式,”首席体验师”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将一个App送入某个关键词的第一名或前三名。而完成这些任务的用户,则有一个听起来很高大上的名字:App体验师。
无论是网络刷单、乞丐和体验师,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我们在互联网上的需求、行为和判断。黑格尔曾说过:存在即是合理的。正是因为市场巨大的需求和人内心的贪婪,才使得这些新职业方死方生,不断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