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IT >> 正文
2015旅游业:B2B领域该何去何从
发表时间:2015年3月5日 10:11 来源:新科技 责任编辑:编 辑:王鹏

2014年的旅游B2B领域得到了非常快速的发展,其作用也日益明显:一方面,供应端庞大的资源体系得到了有效的整合;另一方面,目前各大旅游B2B平台的地域性特征较为明显,需要加强覆盖面。

总的来说,操盘旅游B2B绝非易事,这不仅需要深厚的行业积累,还需要驾轻就熟的电商运营经验。2014年的旅游B2B领域热闹非凡,伴随着开放、平台、生态圈等等关键词,这个领域的基础已经奠定,接下来要思考的,应该是:如何抓住契机,跳出本地范畴走向全国,在市场开拓中占的先机。

现状:市场、资本的双重认可

游客消费观念的转变和国家对旅游行业大力支持,旅游行业发展迅速,旅游B2B领域自然水涨船高。而互联网技术的深入渗透对整个旅游B2B领域的大发展也提供了足够的动力,整个旅游供应链迎来了升级改造前的黄金节点。

与此同时,不少资本方闻风而至:年初 “八爪鱼”在线旅游获得1.5亿元的融资;随后“旅游圈”也获得数千万元A轮投资;而腾邦国际联合腾邦梧桐在线旅游产业基金后,也宣布收购“欣欣旅游”65%股份;年底,专注于B2C领域的同程旅游也对外宣称已着手B2B建设……大量热钱的进入再次引发第二轮轰动,也让各大B2B平台平添了几分底气。

旅游B2B领域,在2014年已然呈现出上扬的势头,即便还处于发展初期,行业规则不太清晰,发展格局也有待稳定,但各大平台的动作已经足够明显——使劲浑身解数,务求先占据市场,牢牢抓住上下游买卖双方的欢心!旅景有“下单返现·议价后再减”;八爪鱼为了抓两端,也在贴钱做优惠……

态势:联手做大,再争高下

与旅游相关的产业链上,有相当一部分需要通过B2B的环节来运作。在此之前,分销系统担负了这一重任。内容不仅包含了常规旅游线路、自由行,甚至还有机票、酒店、门票等单项产品,通过旅行社的整合行为,传递给用户。但分销系统的局限性在于,这是一个半封闭的圈子,如果不遵守其规则,或者缴纳一定的费用,就无缘参与其中。

如今,借助互联网的优势,面向全行业开放的B2B平台悄然崛起,顺势取代了分销系统的职能,除旅景科技、欣旅通、旅游圈等等平台之外,去哪儿、同程等原本专注于C端的旅游网站也开始涉足B端。毕竟,旅行社每年动辄数千亿的交易额,的确是一块值得大家争相抢购的蛋糕。而旅游B2B,能够直面买卖双方,加强供需两端的商务联系,彼此之间有竞争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旅景B2B的CEO张力表示:目前中国的旅游市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B2B平台,也还会有更多的企业参与进来。面对市场需求,大家有着各自的特点和运营模式,但平台与平台之间的竞争为时尚早,如何引导广大中小旅行社改变传统陈旧的工作方式,建立电子化、系统化的新习惯,共同把这块蛋糕做大才是当务之急。

需求:关于大、小数据的分析

网络平台在现实经济中所产生的价值里,有一环非常重要的放大因子——共享的活跃度。旅游B2B平台将成千上万的中小旅行社汇聚在一起,便捷地进行产品发布、交易,以及后续的管理等等,这就是共享。基于此,平台上所有信息的传播和互动,会逐步以数据的形式呈现,随着平台使用频次的提升,数据的活跃度也会越来越高。

那么问题来了。

平台往往强调“大数据”的重要性,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来确定平台走向。但是,旅游业务大部分都是由个体而来,尤其是在当前这样一个追求个性化旅游的时代,大数据得出的往往只是大方向的指引,没有太强的针对性。反而是“小数据”更契合旅游行业。

因为“小数据”强调的是对数据分析后的实际应用要落到个体,也就是个性化的数据成果。在这一点上,旅景科技一直以“小数据”为核心,设立地接专区,全面描绘个体的需求,联合买卖双方展开业务对接,也希望借此为买卖双方挖掘新的市场机会。这是机遇,也是挑战。机遇不言而喻,挑战在于:这需要旅景自身对行业内各个环节的凝聚力和把控力,同时,对于平台的风险承受能力也要加强。

2014年,旅游B2B迎来了一个火热的爆发期,资本投入的热潮相信也会继续展开,下一家是谁,令整个行业为之期待。2015年的精彩,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新科技网络【京ICP备15007775号-1】
Copyright © 2015 Hnetn.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科技网络
本站郑重声明:本站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