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IT >> 正文
海尔舞出“互联网+”style
发表时间:2015年4月2日 15:08 来源:新科技 责任编辑:编 辑:王鹏

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互联网技术与各行各业结合。面对汹涌而至的互联网+浪潮,传统企业面临着一个艰难抉择:要么自我颠覆,要么被颠覆。当绝大多数企业还在高谈阔论如何向互联网转型的时候,海尔等少数企业已经让互联网+的梦想照进了现实。

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国家对传统企业转型的重视。一时间,“互联网+”成为各企业转型的切入点,然而从实践来看却是雷声大雨点小,目前多数企业都像是趴在玻璃上的苍蝇——前途一片光明,却找不到出路。总体来看,目前传统企业转型从喊破嗓子到甩开膀子面临着三大难题。

首先是战略方向不明。所有企业都知道要拥抱互联网,但怎么拥抱这个问题就把90%以上的企业挡在了门外,很多企业因此患上了“互联网焦虑症”。传统时代,企业经营的核心就是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以大规模、低成本取得更多利润,再用这些利润扩张商业版图,以此形成良性循环;但到了互联网时代,越是大规模的企业就越是面临着尾大不掉的窘境,当规模优势不再,企业自然对互联网时代要转型的方向倍感困惑和迷茫。

其次是组织结构不配。即使有企业解决了互联网转型的方向问题,接踵而至的问题是组织结构与“互联网+”的目标不匹配,就是生产关系不能适应生产力。关于互联网时代生产力的描述,最贴切的当属埃森哲卓越绩效研究院研究员拉里·唐斯与保罗·纽恩斯提出的大爆炸式创新的概念:企业生死可能就发生在一夜之间,爆破手可能来自你从未关注过的领域。面对这种令人望而生畏的大爆炸时颠覆,传统企业光是层层审批的流程就会让无数市场机会从指缝溜走。

第三大难题是互联网模式不清。事实上,所有企业对互联网法则的认知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尚无系统的、为大众广泛认可的体系可供学习,只是有的企业摸着走出去很远了,有的企业却还停留在起步的地方湿了裤子湿了鞋。偷师学艺在商业领域历来就很普遍,但在学习使用互联网法则这件事上,多数企业却都落得“形似神不似”的结局,这是因为企业探索成功的互联网法则背后必然有一套完整的生态体系支撑,生态是复制不了的,所以传统企业学习了很多道理却仍然过不了互联网转型这一关。

中国企业从来就不缺吃螃蟹的精神,面对传统企业转型的问题,也有勇者用自己的实践趟出了一条道路。近日,海尔在上海家博会上首发智慧生活战略和工业4.0战略,并在德国汉诺威展上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家电企业向互联网转型的最新成果,引发了行业和全球的广泛关注,被认为是传统企业向互联网转型的标杆。

智慧生活战略是海尔向互联网转型的战略方向。全球管理大师德鲁克认为,企业唯一而有效的定义就是创造顾客。对于全球大型家用电器的引领者海尔来说,互联网时代用户的需求就是企业的转型方向。在对行业发展趋势和用户需求的精准分析后,海尔认为网络通讯、大数据技术基础上的智慧生活就是这个时代用户对生活需求,为此,推出了涵盖洗护、用水、空气、美食、娱乐、健康、安全七大领域的智慧生态圈和多款网器新品,实现了智慧生活最全面的落地。

工业4.0战略是海尔向互联网转型的“后台”。从具体实践来看,海尔搭建的用户交互平台和模块商资源平台让互联工厂前连用户、后连供应商。用户交互平台让用户全程参与产品制造过程,开启人人自造时代;模块商资源平台把供应商变身模块提供商,并全流程无障碍参与生产过程、直面用户需求。总体来看,这两大平台搭建起了用户、企业和供应商之间开放网络,以智能制造能力满足用户的个性化定制需求。

最重要的是,海尔集团在网络化战略阶段进行了组织结构的颠覆,从组织形态上保证了互联网转型的顺利展开。海尔把企业从原来封闭型组织变成开放的生态圈,把研发、制造、销售等流程由串联变为并联,在开放平台上成立小微公司,让员工直面市场,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业内人士认为,海尔的平台化运作模式为传统企业实现互联网转型提供了组织借鉴。

这是这个时代面临转型难题的企业的心声。然而,商场的残酷不逊于战场,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但后天会很美好。海尔在不断的试错中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互联网+”style,但是,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互联网转型的道路上需要更多的海尔出现,这样我们才能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目标。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新科技网络【京ICP备15007775号-1】
Copyright © 2015 Hnetn.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科技网络
本站郑重声明:本站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