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成都男司机痛殴女司机一事在网上持续发酵。
5日下午,成都交管部门介入调查,女司机卢某承认存在变道行为。同时,网络上有传言,女司机卢某的父亲为营山县政法委的干部。6日,卢某的父亲称,自己是木工,并不是政法委的干部,两辆车都是自己买的。营山县政法委也称“营山县政法委没有姓卢的干部”。另一段最新视频显示,卢某的母亲哭诉:“她是为了去搞一个慈善机构,心情有点激动,就不小心别了一下,就被抓住拳打脚踢。”
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如果将此事当作电视剧,那这“剧情”反转得也太快了点。而事实上,近期的“新闻反转剧”还不止这一部。近日热传网络的“女导游发飙骂游客”以及“交警打抱孩子女人”一事,随着事件细节的陆续披露,舆论也经历了一番过山车般的转变。 综 合
信息随手可得,真相依然稀缺
“女司机被暴打”“女导游发飙”“交警打抱孩子女人”等,这样的新闻为什么会火?
因为我们对这些新闻不陌生,因为我们自以为“很懂”——从过去的媒体报道,结合日常生活经验,我们甚至不需要看视频,从标题上就能得出如下的结论:女司机被打?一定是有人恃强凌弱;女导游发飙?一定是有人强买强卖;交警打抱孩子的女人?一定是暴力执法。
很多时候,影响我们的判断和态度的,不是信息本身,而是我们的思维定势和头脑中的刻板印象。更何况,我们看到了视频。我们更愿意相信自己的眼睛,相信自己的正义感。但却忘了还有镜头之外的真相,忘了视频可以掐头去尾、可以剪辑。
既定的思维模式和不完整的信息,导致了我们在上述一系列新闻反转剧中坐了情绪的“过山车”。这提醒我们,尽管现在信息铺天盖地,尽管新闻随手可得,尽管我们24小时在线,但事实的“真相”并没有同样唾手可得,反而依然稀缺。
反转纠错,新媒体常态
正是因为真相稀缺,那些不断探寻、不断接近真相的负责任的新闻报道,才弥足珍贵。但新媒体的传播有着自身的规律。
新的信息技术使得信息在传播过程中的即时性和互动性都大大增强,参与新媒体传播的每一个个体都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话语权,这又给我们接近事实真相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过去,我们曾经对网上的一些谣言非常担心,但是渐渐我们发现,互联网上的谣言来得快、去得也快,因为当无数网民聚合在一起,大家对真相的探寻和追求,又形成了一套对谣言、谎言的纠错机制,这套机制在接近真相上,可能比过去少数人、少数机构把持话语权的时候,更加高效。
因此,当我们对上述一系列新闻事件中舆论情绪的“反转”进行反思的时候,也不必过于担心。相信在未来,这种“反转”的事情还会越来越多,它会成为新媒体纠错的常态,它会给公众接近“真相”以更多的机会。
速度与激情的年代,依然呼唤理性
但不可否认,新媒体传播信息的即时性、互动性也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在享受碎片化的、未经甄别的信息流通的便利的同时,也习惯于第一时间表态、第一时间分享我们的观点;我们在享受话语权的同时,也更容易陶醉于情绪化和极端化的表达带来的眼球效应和快感。在“观点的自由市场”上,弥尔顿所描绘的“观点的自我修正”总是姗姗来迟,甚至常常在众声喧哗中变得遥不可及。
更有甚者,有人以弘扬正义的名义,“人肉”搜索新闻当事人,把一些本属于公民个人隐私的信息肆意披露出来——就在今天,被暴打女司机的很多个人信息已被人在网上曝光,这样的行为屡见不鲜、令人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