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流这碗饭从来不是好端的。”这句经常被时尚编辑们挂在口上调侃自己的聊天开篇,在国内最大的潮流贩售平台YOHO!有货还有另一种解析。作为以潮流调性为标准选择入驻品牌的分众零售渠道,区别于大型平台电商和品牌电商的最大特性则是商品的非标准化。
提到业内最知名的以单品类立足的零售电商,不计入近期母婴新市场红海,销售消费类电器与电子产品起家的京东商城、图书营收比重过半的当当网都当仁不让。两家电商在描绘其愿景时,似乎都将方向指向即将变成像亚马逊那样卖出更多种类商品的大平台上。于是,以服饰类商品为例的各种新增品类给他们带来了成倍增加的SKU,处理大量琐碎问题的同时,反而迎来了短期的利润下降。
当标准化高的品类和行业已被行业大佬全面覆盖,经营着非标准化潮流商品的YOHO!有货却已一路保持了3年的盈利,它是怎么做的呢?
要想为客户提供高质量服务,必须靠自身更多资源投入来建立和掌控标准。YOHO!有货上线于2008年,但在此前YOHO!已经以潮流媒体的身份深耕产业多年,由此积累的品牌方资源使YOHO!有货迅速获得诸如NIKE、I.T、VANS等上游一线品牌的一级代理授权。YOHO!有货数年来保持着接近8成的独家商品售卖比例,有一部分就是源于与品牌建立联乘的合作款或独家售卖限量款,此外,以买手制为执行模式引入的原创设计师品牌也为商品稀缺性和差异化构筑了壁垒。
据了解,目前YOHO!有货贩售国内外潮流品牌超500个,在处理如此庞大的SKU数量时,却显得游刃有余。比起人员的专业和配备,更重要的是效率。一方面,因为聚焦于分众,YOHO!有货对于潮流货品的售卖能力高于其他电商平台,另一方面,潮流商品本身的上新周期便高于大众商品。这使YOHO! 有货提出了“90天季度售罄”标准来加快库存周转,阶段性地推出促销或将销售计划与媒体内容传播结合等方式,均不同程度地协助平台达成这个目标。
目前,YOHO!有货正在从潮流产业链转向构建生态圈,毕竟产业链更像是上下游索取的模式,而生态圈却可以全行业同步前行,容纳更多合作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