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滚动 >> 正文
头条号自媒体纪录片《生机》:风险机遇共存
发表时间:2016年12月15日 16:47 来源:新科技 责任编辑:编 辑:麒麟

最近,我一直在追一部“剧”,一部讲述自媒体人真实故事的“剧”——今日头条和二更合拍的纪录片《生机》。同样身为自媒体人的我,对片中很多场景产生了很强的共鸣,因为这部纪录片不仅将镜头对准了新世相、二更、新经济100人这样自媒体大号,也讲述了“猪倌巴巴”、“坤哥玩花卉”这些普通甚至是草根的自媒体人故事。

在“坤哥玩花卉”那集短片中,有一幕尤其让我印象深刻:三十多岁的主人公周昆从《中国花卉报》裸辞后赋闲在家,生活青黄不接。有天他回到家里,妻子问他今天干嘛去了,他说,出去溜达了一圈。

 

坤哥幸福的一家

心里顿时一痛:那样的溜达,我也经历过。

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

在工作日,所有的人都去上班去了,只有你没有工作,在溜达着。之前的生活难以为继,之后的路还找不到方向。30多的年纪,家庭的责任还等着你去承担,自己想做的事做不了。你就这么溜达着,感觉自己被这个世界抛弃了。

恐慌。焦灼。绝望。荒凉。还得藏在心里,假装轻轻松松地对妻子说一句:“溜达去了。”

 

坤哥:“溜达去了。”

2016年年初,我从传统媒体辞职之后,也曾经无数次这样溜达在大街上。整条大街熙熙攘攘,每个人都有他的去向,只有我漫无目的地在“溜达”,放眼望去,看不到任何希望。

再找一份工作,难吗?并不难。

但这个工作对于我的价值是什么?这是我想要的生活吗?

工作顺利的时候,我这么问过自己。辞职后,我也这么问过自己。一遍一遍。

“我就是想自由地写东西。这是唯一让我觉得人生有价值的事情。”我无数次跟朋友说过我的梦想,两眼闪闪发光。

但在那个时候,能够在传统杂志,按照传统的“套路”做自己喜欢的文字工作,已经是十分幸运。

相信热爱侍弄花花草草的周昆也会觉得自己是幸运的,他选择了跟自己兴趣相关的工作,在中国花卉报做记者,一干就是9年。

我也曾经无数次劝过自己,好好写你的新闻通稿吧,好好分析你的财务数据吧,完全按照你自己的心意写文,中华上下五千年也没有哪个时代的写字人能做到这点的,还不都是为盛世添华章,为乱世贴檄文?真正靠文字本身活下来的,能有几个,你何德何能,能如此幸运?

但幸好,这个时代给了我们一些机遇。

拜这个时代所赐,人和人的协作变得更加自由,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自己成为一个独立的小公司,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找到自己的定位和价值,做好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按照市场价格拿到自己应得的钱。这其中,依靠贩卖优质内容的手艺人,有了极大的生存空间。

你不试试,你怎么知道自己行不行?当我们面临着传统纸媒的低潮时,我们都一样,不甘心被这个时代抛弃,不甘心就这样放弃自己的爱好和专业,于是闭上眼睛,横着一条心,就往自媒体的浪潮里扎。——相信三十年前那些选择“下海”的公务员们应该也有类似的悲壮和豪情吧?

你纵身一跃,将自己抛向深渊,你获得了自由,却也面临着生死存亡。再也没有组织为你承担风险,你需要自己趟出一条生路。

《生机》里的周昆也经历过同样的煎熬。一开始他开通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分享养花常识,他原本对自己的专业知识信心满满,但让他气馁的是,花了很大精力打造的文章,阅读量却非常低。

 

注定与花花草草纠缠一生的坤哥

我也曾经对自己信心满满:我是专业的媒体人,难道还拼不过你们这些什么都不懂的新兵蛋子?

但我们错了。新人没有专业限制,没有思维的牢笼,他们灵活机动,擅长及时调头,擅长寻找用户,而我们这些传统媒体人一不研究用户,二不愿突破迭代,我们的专业反而成为我们的障碍。

我也一度陷入困境:文学,尤其是纯文学,在现在这个年代,确实是缺乏受众,不具备群众基础的,阅读量起不来,似乎很正常。

再去找一个工作,并没有那么难。我们依旧还可以再去社会上再拼打一番。但我们真的要重新退回安全的地方,然后带着裹足不前的耻辱凑合一下?

传统媒体人终于收起了内心的固执和傲慢,开始研究市场。

2015 年 12 月,周昆开通了头条号「坤哥玩花卉」,开始在头条号平台“教导”受众如何打理花卉。受到Youtube视频分享者启发,周昆开始走向短视频创作道路。由原先的模仿到现在的原创,他不断地优化自己的内容,成功地让用户记住了“坤哥”。

 

如今,「坤哥玩花卉」在头条号平台上所创作的内容,篇均播放量已超过22万。今日头条将小众的内容精准推送给同样喜欢花卉的读者,这一举动,打破了其在其他平台以图文形式介绍花卉收效甚微的局面。

这正是技术的力量,让更多在传统媒体“小众”的内容,在新媒体时代变得大众。

6月的时候,我也开始不断研究头条的分发机制,我发现娱乐内容是头条号中阅读量最高的,而娱乐版块中的电影,与文学有着相同之处。阅片无数的我开始琢磨,为什么我不“曲线救国”,用偏文学的视角去写电影评论呢?这样的内容是既能体现专业功底,同时还能够深入浅出,所以是能具备鲜明的个人特色的。

我开始放弃自己的纯文学创作,尝试将文学与电影做结合。这样的调整迅速取得成效,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我的头条号阅读量迅速增长,电影类文章的阅读量评价每篇阅读量10万左右,甚至还写出了阅读量一百多万的爆款文。

时至今日,我依旧感谢那段人生最绝望的时光。正如自媒体人中的佼佼者,新世相创始人张伟所说:“人生很诡异。假如所有希望都失去,陷入绝境,反倒更有力量了。有些勇气,承认自己一无所有的时候才能获得。意识到自己连命运都无法依赖,不相信有美好的事情在等着自己,人才会把每一步都当最后一步来走,踏踏实实地寻找每一丝变好的可能。”

自媒体人,最关键的是这个“自”字。“自”是什么?不止是自由,更是自我管理、是自我成就,没有自我管理和突破的自由,是放弃自我,而不是成就自我。感谢这个时代,给了我们这么多的机遇,让我们成为一名“自媒体人”,让我们能够我手写我心,让我们有了更多能够实现梦想、成就自我的机会。

在自媒体人的这条道路上,没有什么是一劳永逸的,我们的调整、迭代、突破还在继续,我们的故事也还在继续。

90后的潘灏从月薪2000块的畜牧网站职员,到月入过万的头条号“千人万元”签约作者,经历了无数次熬夜码字,每一天都不放松,不断积累新媒体运营知识;

 

在床上办公的潘灏

策划过“逃离北上广”、“丢书大作战”的新世相创始人张伟,遭遇了“封号”的打击后,正在从“文艺教主”的光环中走出来,想要转型为“流行制造者”,探索更广阔的商业空间;

 

正在码字的张伟

新经济100人CEO李志刚,一个做了18年商业记者的媒体老兵,通过深度内容和新媒体运营的结合,将公司做到了估值过亿;

视频新媒体“二更”在探索着多平台分发的技巧,为获得更好的播放量,甚至专门为发布在头条号的视频召开“标题讨论会”……

这部自媒体纪录片名叫《生机》,在这几个自媒体人的故事中,我看到每个人都在踏踏实实地寻找每一丝变好的可能,有心的人,也能看到他们用实践积累起来的、各式各样的新媒体运营技巧。

这个时代让我们确实拥有了一线生机,但是当机遇来到身边的时候,我们为了梦想做出了多少努力?唯有认真地把每一步都当最后一步来走,一线生机才能成为勃勃生机。

阅读原文:http://www.toutiao.com/m52106230895/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新科技网络【京ICP备15027068号】
Copyright © 2015 Hnetn.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科技网络
本站郑重声明:本站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