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内权威的第三方数据监测公司艾瑞咨询发布了一份《2016年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2015年中国消费信贷规模达到19.0万亿,同比增长23.3%;预计2019年将达到41.1万亿。与此同时,中国网络购物交易规模约为3.8万亿元,同比增长 37.2%,未来几年,中国西部省份及中东部三四线城市的网络购物潜力将进一步释放。
2016年,消费金融迎来创新发展元年,各大互联网巨头进一步发力消费金融业务,而以“金融科技”驱动的京东消费金融将站上风口,输出“白条”服务能力、消费信贷系统性产品能力及风控能力。
个人消费信贷余额达19万亿
2015年我国全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66.4%,比上年提高15.4个百分点,但与美国相比依然有较大的差距。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消费信贷规模达到19万亿,同比增长23.3%,依然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报告》显示,截止2015年年底,中国整体信贷余额达到94.0万亿元人民币。其中,个人信贷占比28.8%,余额达到27万亿人民币,个人消费信贷占个人信贷比例为70.1%,余额为19万亿,仅占中国整体信贷余额20.2%。艾瑞预计,2016年前后,我国信贷余额或将突破100万亿大关。中国消费信贷规模在未来依然仍将维持20%以上的快速增长趋势,预计2019年将达到41.1万亿,是2010年的5倍以上,而这一切也将得益于电商消费的发展。
“由于授信模式与消费闭环的制约,导致消费信贷自身发展不平衡,基于真实消费背景的互联网消费金融更具优越性。电商平台更贴近消费者,可以通过对消费品更为灵活多样的定价和支付模式,设计出更符合市场预期的商品交易模式,电商消费金融具有更高的适用性。” 艾瑞分析师指出,“京东在电子商务领域经营多年,长期积累下的用户基础属性信息、购买行为与偏好、资金流、物流等信息,构成了京东金融的大数据核心资产。在不同维度的这些用户数据可相互校验,形成数据模型体系和风控体系,从而也逐步构建了用户的底层信用生态。基于达数据的累积,京东消费金融更加理解用户,从而能够为其提供更精准的金融服务。”
《报告》指出,2015年中国网络经济市场营收规模高达1.1万亿元,同比增长45.6%,而2015年中国网络购物交易规模约为3.8万亿元,同比增长37.2%,未来几年,中国西部省份及中东部三四线城市的网络购物潜力将进一步释放,可以预计,未来国内电商行业整体将成为拉动消费的主要渠道。
金融科技驱动京东消费金融引领市场创新
事实上,近几年,各互联网巨头已先后发力,都瞄准了消费金融市场潜力。短短几年时间里,经历由入场到逐步规范和完善、不断优化、扩展、求新求变的阶段。《报告》指出,京东金融最早进入该领域,也有着广泛的消费金融场景构建,从互联网消费金融的产品引领到风控引领,再到场景战略的引领,目前针对消费者的做全市场消费金融生态,一路引领消费金融行业的创新。
京东金融定位“金融科技公司”,2013年10月成立消费金融事业部。2014年2月,京东消费金融在京东商城平台上推出了“白条”,为信用好的用户提供赊购服务,2015年初,京东消费金融事业部总经理许凌发布了以大数据风控为核心的战略,2015年下半年,“白条”产品开始走出京东体系,向租房、旅游、教育等更贴近消费者需求的大场景拓展,为消费者提供信用消费贷款。
同时,2015年6月,京东消费金融还推出了业内首款企业级消费金融产品“京东金采”,面向有采购需求的企业提供信用赊购、分期付款、账期管理等服务;与金融机构、商户充分合作,推出了联名信用卡和积分资产管理产品“钢镚”。2015年9月,“京东白条一期应收账款债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在深交所挂牌,成为中国资本市场首支在深交所挂牌的互联网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产品。目前,京东白条ABS发行已成常态化。
这意味着,“京东消费金融输出白条服务能力、白条类系统性的消费信贷产品能力、风控能力,开始做针对消费者的全市场消费金融生态。”艾瑞分析师指出,“目前,京东金融投资了聚合数据、ZestFinance、数库等大数据公司,进一步巩固金融科技实力,同时,投资首付游、分期乐等有消费场景覆盖能力的公司,整合市场资源,并对外输出风控能力。”
京东消费金融事业部总经理许凌表示,“京东消费金融是做金融的快消品,始终重视风控和移动端体验,不仅是自己做,而且要带动整个消费金融行业从过去安享垄断的利润,走向重视提升用户体验,降低行业成本、提高金融供给效率。2016年要进一步走出京东,从关注用户需求出发,丰富产品和服务体系。”
艾瑞分析师认为,精准高效是互联网平台的核心竞争优势,维系这一优势的则是以大数据为代表的新金融科技技术,京东消费金融靠的并不是用高收益去覆盖风险,而是始终重视风控能力,不惜投入高成本,搭建了智能、高效、融合的决策与反馈体系,运用于各种消费场景中,提升用户体验,成为金融科技道路上孤独的领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