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用友优普高级专家崔晓阳看来,作为管理软件公司,需要将国家智能制造的蓝图落脚到智能管理上,推动企业管理模式向智能管理过渡。
所谓“智能”,一定程度上是指机器或软件代替人的思维。崔晓阳说,从这个层面来理解,智能制造的精髓其实是用机器代替执行的过程,而智能管理是用软件代替管理者的思维。从用友优普未来的发展来看,在顺应中国制造2025战略愿景的进程中,将越来越向智能管理的目标迈进。
智能管理是智能制造基础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在这一背景下,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并深远地影响着产业变革,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智能装备、智能工厂等智能制造正在引领制造方式变革;可穿戴智能产品、智能家电、智能汽车等智能终端产品不断拓展制造业新领域。
崔晓阳说,业界将智能制造的发展趋势过多地聚焦在机器人、智能设备等生产过程的智能化上,往往忽视了管理环节的重要性,而财务、供应链、进销存、生产计划等业务环节的智能管理正是实现智能制造的基础。
崔晓阳认为,用友优普最核心的优势是构建了基于基本管理原理的企业管理平台,帮助企业从实质上提升管理水平。过去二十年间,企业不断夯实信息化基础,借助U8平台实现精细化管理;未来,用友优普则将致力于帮助企业向智能管理的目标迈进,以顺应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下未来十年的发展要求。
打造更多行业隐形冠军
从产业链发展规律来看,绝大多数企业将聚焦在自己所擅长的行业领域,而不是追求大而全的业态。崔晓阳说,伴随着U8一起成长的企业基本上符合这样的发展规律,并涌现出了一批细分行业的隐形冠军。
过去几年,经济下行的压力让钢铁行业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发展形势。作为国内民营500强企业,江南冷轧在行业总体低迷的情况下,销售额没有增长的同时还能保持利润稳步增长。这家设备密集型、资金密集型的企业,是如何成为家电薄板行业的隐形冠军的?崔晓阳说,江南冷轧制胜的关键一方面是引进了高端的生产制造设备提前向智能制造转型,其引进的冷轧生产线和镀锌生产线达12亿人民币。同时,江南冷轧大力推进信息化工作,随着U8 软件产品的升级进行管理的升级,不断积累和沉淀企业核心竞争力,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为智能制造的目标打下坚实基础,使得智能设备能够真正发挥作用。
通过智能制造设备的改造和管理水平的升级,如今江南冷轧一分钟可以轧出1200米厚度0.2-0.3毫米的钢板。在崔晓阳看来,江南冷轧每一次产品的升级,每一次管理的升级,都和信息化系统的建设相关,不管是人事的调整,还是将工厂开到了海尔、美的的车间实现产业链的延伸,信息化切实帮助江南冷轧提升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为客户节约了成本。
另外一个案例,作为国内石英玻璃行业的领军者,菲利华的车间可视化管理成为其实践智能制造的重要推手。这种可视化并不是通过视频实现的一般意义上的可视化,而是生产数据的可视化,是实时生产管理。崔晓阳介绍,基于U8平台,菲利华的RFID制造执行系统和条码系统完全替代了生产线上的纸质工具,只需要拿着工位卡,员工就可以进行物料的领用、生产的开工和完工、不良品的处理等。将订单、派工单、机台、加工操作者、物料有机地关联在一起。大大提高了对客户的响应速度。菲利华在不增加任何投入的情况下,生产效率几乎翻番、质量改善,提升了整个企业的竞争力。
崔晓阳说,随着用友优普合作伙伴生态体系的建立,未来将会服务越来越多的细分行业隐形冠军企业,用友优普也将加大投入,让U8+产品更加契合企业对智能制造的需求,通过智能管理的手段将其落地,帮助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