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14年Facebook以20亿美元收购Oculus,一石激起千层浪,VR这一仿佛暂时还在极客世界存在的词语迅速有了进入寻常百姓家的可能性,VR也被看做是继智能手机之后的新的科技爆发点,其产业化在全球范围内快速铺开。 Sony、Google、微软、HTC等高科技企业纷纷布局,国内的VR创业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快速覆盖了几乎所有的产业环节。
随着VR届三驾马车的消费者量产版本设备陆续上市,2016年已经被业内公认为VR产业开局之年。而市面上你方唱罢我登场的VR新产品也客观验证了这一点。然而再爆炸式的发展依然要遵循客观世界的规律,任何新生事物的良性发展也必然要经历去伪存真的阶段。对于严肃的VR设备品牌商而言,一个可悲的事实是,市场上仍然充斥着大量滥竽充数的“VR”设备,严重影响着整个产业的发展。市场上的“虚火”必须要经过严肃的权威标准来消解,4月7日,小派科技即将发布颠覆级产品小派4K,而小派科技创始人兼CEO翁志彬也向业界坦言,目前市场上超过90%的所谓VR设备根本不是真正的VR。
伪VR:偷换概念的南郭先生
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一个现实而无奈的困惑在于,随着VR概念被各种无节操的炒作之后,他们不明白为什么一夜之间VR就已经漫天遍野的出现了,设备的门槛被无限制的拉低,甚至在淘宝上搜索一下“VR眼镜”,竟然出现大量9块9包邮的产品,不过是一个硬纸盒,相对来说,二三百的手机VR眼镜都已经算是良心产品了。
实际上这些基于手机来完成计算、存储、感应和显示的产品,给用户的体验远远达不到理想中的虚拟现实体验,除了手机自带的重力感性之外,互动性极差,最多不过是一个3D分屏播放器,甚至直白一点,最多只是一个手机配件。然而恰恰是这部分扯着VR概念虎皮的伪VR,严重干扰了大众对于VR设备的认知,不得不说,这些产品的产生,也是目前浮躁的资本市场的一个另类反应,目前行业亟待出现权威的VR设备入门标准,以帮助真正有志于VR产品的厂商有一个更好的市场环境。
3大标准界定真正VR设备
相对于容易被迅速拆穿的伪VR而言,行业目前仍然缺乏对真正VR设备的入门标准,这就需要从用户体验的角度去反推真正的VR设备标准。目前VR设备体验问题主要集中在颗粒感严重,眩晕感无法解决且沉浸感不足,这样的问题取决于硬件的指标,主要是屏幕分辨率、延迟和视场角度。
分辨率:颗粒感严重显著受制于设备的分辨率,分辨率达到2K已经成为一个入门级别的标准,国内大部分厂商还达不到这个标准。
延迟:理论上,延迟控制在19.3ms以内肉眼就感觉不到,而这个数值对应的屏幕刷新率就是75Hz。而据统计,目前国内厂商只有少数具备核心技术的厂商才能把延迟控制在20ms。
视场角度:人眼轻松状态下的横向视场角度是120度左右,设备的视场角度越大,沉浸感越好。95°已经是VR视场角的最低限了。
翁志彬坦言,相对应延迟度和视场角而言,视场角小于90°的设备,会因为小于人眼正常的市场角度而出现视野画面和外部环境的拼接,严重影响沉浸感,最多只能称之为VScreen,而无法将延迟控制在20ms以内的VR设备是不可能克服眩晕感的问题,只能称之为V吐。
VR 注定是未来一个新的造梦产业,科技的进步正以更加几何级的迭代速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但任何行业发展的初期都不是完美,需要经过优胜劣汰的进程,也需要消费者和行业去呵护业已开启的大环境,从这个角度而言,撇开烧钱玩营销这种过度化的剑走偏锋,踏实放在产品研发生来,未来VR一定会让普通消费者有了一个扩展全新世界了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