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产品是否应该做社交?撬动社交行为的关键是什么?如何让用户在产品内产生更多行为?这些困扰互联网产品从业人士多时的问题,网易云音乐CEO朱一闻日前从网易云音乐自身社区探索出发,给出了很好的回答。
5 月 14 日,第三届知乎盐 Club“15分钟”演讲现场汇聚了来自各个领域的大牛。其中,网易云音乐CEO朱一闻带来的《探索音乐社区:如何让用户在音乐产品内不只是听歌》的主题分享,干货和趣味性巧妙结合,成为当天好评度最高的演讲之一。
用户痛点:听歌时的情感需要释放和传递
依托“音乐社交”的差异化定位,网易云音乐发展迅猛,用户迅速过亿。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最初的产品定位时,网易云音乐产品团队也经历了很复杂的心路历程。
在这场演讲上,朱一闻面向知友,首次详细分享了做网易云音乐这款产品时最初的一些想法。
朱一闻介绍说,在做网易云音乐之前,他和团队做了很多调研,发现很多用户在听歌时会产生很多情感,且这些产生的情感非常需要释放和传递。但遗憾的是,当时市面上的音乐产品,基本上没有提供这样的功能。
“情感的传递和交流是人类行为的本性,我们需要满足用户的这个痛点,这也是我们的一个机会。”朱一闻说,“所以我们当时立项的出发点就是,希望用户们,在听歌时,不只是听歌。而要达到这一点,社交,成为了最好的切入点。”
音乐社交的核心:找到让用户发挥创造力的空间
朱一闻在演讲中分享到,在确定了“音乐社交”这个切入点后,网易云音乐产品团队就去做了调研。但结论比较悲观。他们发现之前做音乐社交的产品,如 iTunes Ping、百度Ting,Myspace都死了。同时他们也面临着当时舆论的一个普遍质疑,即工具产品是否应该做社交?
据朱一闻介绍,当时网易云音乐产品团队内部,有很多很多不眠之夜,他们跟无数的音乐用户、身边的朋友、跟内部同事,围绕,究竟做,还是不做音乐社交,展开了讨论,甚至是激烈的辩论。
“我们也知道,可能对于当时的环境来说,音乐社交还是太前沿了。但是,最终我们还是做了一个决定,不去跟随,去改变。”朱一闻说。
然而,决定做音乐社交后,他们又面临着另外一个难题,即音乐是相对标准化的内容载体,创造歌曲这件事情只有少数音乐人可以做到,所以造成了音乐社交的门槛非常高。除了创作歌曲,是不是还有别的音乐社交载体,可以让更多用户参与进来? 朱一闻和其团队陷入了思索。
“最终,我们总结出来:音乐社交的核心是,找到让用户发挥创造力的空间。这即需要我们寻找更多音乐社交的载体。”朱一闻分享道。
音乐社交四大载体:歌单、评论、歌词翻译UGC、动态
经过三年的发展,目前网易云音乐在“音乐社交”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很大一部分得益于产品开发出的几大音乐社交载体,及其良好的运营。
据朱一闻分享,在音乐社交上,他们首先找到了“歌单”这个功能。相对于市面上的其他产品,为什么网易云音乐的核心架构是歌单,而不是歌曲?因为在他们看来,歌单可以让用户发挥最大创造力,千万首歌曲的排列组合,就有无数种可能性。
“而最妙的是,歌单创造者和听众之间会产生互动和连接。有了连接,就有了社交的基础。”朱一闻表示。
朱一闻现场向知友们分享了一组数据,目前网易云音乐平台每天产生的歌单数达到42万。如果按照这个发展速度,网易云音乐一年就可以产品1.5亿个歌单,这也就意味着有潜在的1.5亿个歌单场景,1.5亿个故事。“所以我们说,给用户找到发挥创造力的空间,他们一定会给你惊喜。”朱一闻说。
针对用户听歌情感需要释放的痛点,网易云音乐之后又找到了一种把情感具象化的载体,即评论。目前,网易云音乐用户已经养成了边听歌边看评论的习惯,“听歌看评论”成为年轻人中的一种新风潮。朱一闻坦陈,网易云音乐评论做到这么火,是他们自己都没有想到的效果。朱一闻现场分享了周杰伦《晴天》以及电音《Fade》的评论区案例,引发现场知友的广泛共鸣。
歌单和评论成功后,网易云音乐产品经理又脑洞大开,希望把更多的创造空间,留给用户。于是他们做了歌词翻译的UGC,让用户参与到网易云音乐歌词的翻译工作中来。从此,用户的创造力像被激活一样,源源不断地创造出来。朱一闻现场分享了几个“神翻译”案例,让现场知友眼界大开。
朱一闻还分享了网易云音乐音乐社交的另一载体——动态功能,以及用户在动态社区中创造的“云村”、“云村系列漫画”等有趣内容。
此外,针对知友普遍关心的一些用户行为问题,朱一闻还分享了一组网易云音乐后台统计数据,即网易云音乐用户听歌高峰时间,是在晚上睡前的10点到10点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