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下行大背景下,中小企业生存状况堪忧,尤其是融资难问题更为突出。尽管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多项舒缓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举措,但以国有银行为核心,商业银行间接融资为主导的传统金融体系,在中小企业融资方面的金融服务还是呈现出了结构性的缺失。
这一现象的背后,最大的难点在于国内中小企业的信用体系不完善、信息基础设施落后等根本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对于金融机构来说,由于需要花更多时间和精力去进行客户资信调查,一方面增加了业务成本,还制约了其在信用评估、贷款定价和风险管理上的效率;另一方面增加了业务风险,提高了贷款决策和贷款管理难度,减弱了违约信息通报机制的有效性。
正是由于这些原因,当阿里巴巴在6月16日宣布推出企业诚信体系服务后,不少银行看到了改变这一顽疾的可能性,也看到了撬动中小企业信贷市场最佳途径。坐拥最厚实的大数据底层,阿里巴巴实际上掌握了最有价值的生产资料。但是,单凭大数据真的能把看似虚无缥缈的信用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资金吗?
看到市场 银行却拿不出好办法
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末我国中小企业已经接近7000万家,中小企业信贷虽然是一个万亿级的蓝海,但限于成本、风控等因素,银行始终缺乏可靠的外部标准和方法去拓展这个市场。“中小企业信贷市场太大了,仅上海一地每年就新增20万家以上的中小企业,但这些企业都无法获得银行融资。不是我们不想服务这些企业,我们也能看到它们的需求,但是确实没有太好的办法去发展这块业务。”上海银行总行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总经理朱会冲表示,由于小额贷款操作成本、征信成本很高,因此上海银行贷款额度起步就在500万以上,但哪怕是能够贷到500万以上的这些企业,和大企业相比,信息也是非常不对称的。传统银行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只能依靠抵押的方式(一般是厂房)来抵御风险。但随着经济下行,抵押品的价格也不断下行,所以银行在中小企业端的业务发展就越来越困难。
于是我们看到,作为运行17年的电商平台,仅阿里巴巴国际站就沉淀了超过120万卖家和全球过亿买家的交易数据。在这些数据的基础上,阿里巴巴打通散落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信息孤岛,建立了一个企业诚信体系。企业诚信体系由电子通行码、信用评级、信用报告、风险云图四个部分组成,其中信用评级则以企业基本信息、法定代表人、贸易行为、金融行为、商业关系等五大维度为企业提供信用评级,级别分为AAA、AA、A、BBB、BB五个等级。每月更新一次的信用报告则包含企业工商信息、经营状态、交易行为、金融行为、上下游贸易伙伴和投资等商业关系信息等等,能够让金融机构了解企业当前信用状况作出决策。
朱会冲透露,上海银行已经通过阿里巴巴的企业诚信体系为其平台上的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服务。“它的数据很难造假,所以我们可以很便利地做出决策和贷后管理。目前,只要是阿里巴巴外贸综合服务平台上的客户,我们一般都会接受,风险比较小。目前累计已经放贷接近3个亿,我们今年的目标是做到10个亿。”
诚信体系 链接银行与企业需求
阿里巴巴方面表示,已经逐步利用企业诚信体系协同多家银行推出多种金融产品。比如“流水贷”,就是由阿里巴巴向银行提供中小外贸企业的出口数据,这些可追溯可观测的动态数据能够帮助银行了解并掌握企业的实际运营情况和贷款应用情况,解决了银行对于中小企业贷款和风控的难点。目前为止已累计放款超过10亿元,不良率低于0.5%。
但是与风生水起的B2B电商形成鲜明的反差,B类金融似乎从来没有真正热闹起来。这主要是因为传统金融机构受限于体系和机制,无法匹配中小企业资金需求快、使用时间短的痛点。“这一点正在发生变化,我们通过阿里巴巴基于大数据提供的企业相关材料,2-3天就能作出贷款决策。”朱会冲介绍,传统的银行贷款模式,中小企业除了需要抵押物之外还需要提供各种报表。基于可信度,银行一般还希望拿到企业的交易数据,因此一笔贷款的决策流程基本要一个月左右。
除了缩短时间,中小企业还存在一个资金使用率的问题。阿里巴巴增值业务事业部负责人李多全表示,中小企业短期拆借的资金需求很多,传统的模式下企业贷款,银行给的最低期限一般是半年。“对企业来讲,它可能只需要两个星期就行了,但为了这两个星期的资金需求,却要付出半年的成本。通过我们和银行合作推出基于诚信体系打造的金融产品后,完全可以做到随借随还,哪怕年化利率一样,和传统贷款相比资金成本还是有很大的优势。”
朱会冲坦言,小企业融资难,难在信息不对称。从银行角度看,如果企业诚信体系能够建立起来,这些信息都可以作为银行选择客户、控制风险、贷后管理的硬手段,还可以简化以往从一笔笔、一单单的审核模式。“可以说阿里巴巴推动和建设企业诚信体系是一件非常有价值的事情,能够让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多方互动起来,最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